黃揚名/徐重仁與年輕世代究竟在吵什麼?
這些聽起來都很熟悉吧,雖然一個被標籤為「不懂事」,另一個被標籤為「老頑固」,但其實這兩者都反映了人們其實很喜歡用自己的角度來看世界,而比較不願意用別人的角度來看世界。但是究竟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比較不願意用別人的角度來看這世界呢?
這個問題沒有那麼容易回答,因為這涉及到能力以及意願,像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因為發育還不完全,所以沒有「能力」可以去同理別人的狀態。那麼要真的了解人們的「意願」其實不容易,特別在跟道德倫理有關係的議題上,人們常常口是心非。
簡單來說,現階段研究結果發現不論年紀,只要人們對於他人的情境能夠有越清楚的理解同理他人,幫助他人的意願就會高。那年紀到底會不會影響同理他人的行為呢?現階段研究的結論有點分歧,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鄭雅薇教授2014年發表的研究就發現,年長者或許在所謂的認知同理心上,能夠主觀察覺他們的狀態某些面向會比年輕人差,但是年長者在情緒同理心上,自主地模仿他們的情緒狀態能力並不會比年輕人差。事實上也有研究發現若把情境因素也加進去,也就是把當事人的情境也加進去考量,年長者同理別人的能力其實是比年輕人好的。
另外研究也發現年長者同理他人的行為比較容易受到情緒反應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通常是因為對於當事人的處境有了情緒的反應、心疼等的感受,所以會願意去同理當事人。年輕人則是比較不會受到情緒反應的影響,反倒是要特別引導他們去思考他人的情況,他們才會更願意去幫助他人。
所以年輕人或許是有那麼一點不懂事,但只要讓他們更了解狀況,他們也能夠願意去同理其他人的。另外年長者也不是那麼的頑固,不願意去同理別人的狀態,而是我們沒有讓他們了解這件事情會帶來的後果,對於他人有多麼深遠的影響。只要能夠讓他們對事情有感受,那麼他們也就比較能夠去同理他人的狀態了。
在台灣高齡人口逐步攀升的年代,我們要早一點學習如何和不同世代的人溝通,才能避免因為溝通不良而產生的憾事。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揚名/人類該害怕人工智慧、機器人嗎?
黃揚名/五千萬FB個資盜竊案,你該擔心資料被賣嗎?
黃揚名/從管中閔到洪蘭,你該相信誰說的?
黃揚名/人類別擔心 你有人工智慧學不走的
黃揚名/為什麼柯文哲與網友開戰卻獲得48萬個讚?
黃揚名/養兒早就不防老 交個年輕朋友吧!
黃揚名/變老好可怕?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變老
黃揚名/網路健康資訊多 專家都不專家了!
黃揚名/讓失智旅人有幸福感,比訓練更重要
黃揚名/找尋人生的大秘寶!迷航的50歲世代
黃揚名/退休之後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黃揚名/幫爸爸買台機器人吧
黃揚名/兩招讓宅老人走出門
黃揚名/打電玩,能拯救失智?
黃揚名/心情老被「讚」左右? 認真你就輸了!
黃揚名/臉友不快樂,難道你不用負責嗎?
猜你喜歡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五十肩與肩旋轉肌病變怎麼分?名醫林頌凱揭2疾病能否治癒的關鍵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傅志遠/醫療上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