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勇於認錯
我們這一代人受傳統觀念影響,從小就知道「長幼有序」的道理,跟長輩說話一定是畢恭畢敬,長輩的意見,就算心裡不是很認同,也絕不敢違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不見得聽長輩的意見;何況長輩說的話、做的事,也未必都是正確的。只是我常常在想,如果做長輩的有不對的地方,我們有沒有勇氣在年輕人面前,主動認錯呢?
有些老年人愛面子,怕被取笑,或是太執著自己的理由,總是不願承認錯誤。年輕人或許礙於輩份不好說什麼,卻會因而喪失了對長輩的尊敬。至於死不認錯的老年人,那就更可憐了,因為他們凡事覺得自己有道理,完全不肯退讓,漸漸變得難以親近,人也不可愛了。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老年人懂的未必比年輕人多,這時老年人就要放下身段,不要覺得認錯很丟臉。如果我在家或工作場合說錯話或做錯事,一定會主動道歉,年輕人看我願意認錯,會覺得我挺好相處,也比較願意跟我親近。有些老年人因為面子,因為猶豫,因為不知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明知道自己有錯,就是不肯承認。這樣的情緒就像是枷鎖,如果長期鎖在身上,一定會對心靈造成傷害。
如果認錯可以使兩個人、一個家庭、整個辦公室充滿和諧歡樂的氣氛,為什麼不認錯呢?只要你想到這點,也願意培養自己勇於認錯,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相信你內心的平安與喜樂,也會擴散到周遭所有的人。
好為人師
《商業周刊》的創辦人金惟純先生寫了一篇叫〈「學聽話」與「學說話」〉的文章,裡頭把「不聽話」(不聽人說話)的症狀分成為五級,包括熟人說話的時候,喜歡叫對方直接講重點,或是別人說話時,經常打斷話及插話等等。
我看了之後,發現自己「不聽話」的缺點還真不少,恐怕是「好為人師」級的了。就拿坐計程車來說吧,每次一上車,我就喜歡「指揮」司機先生該怎麼走,自認經驗比他還要老道。有回去一個陌生的地點,我老毛病又犯了,一上車又開始要求司機先生走什麼路,自認這麼走比較近。這下子司機先生忍不住說話了:「孫叔,這麼走反而比較遠喔,我帶你走一條近一點的路,好不好?」多虧司機先生既專業又老實,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比我預期要快上許多,也讓我省下不少車錢。
這次的經驗,讓我開始反省我對朋友,尤其是晚輩,是不是喜歡倚老賣老,自以為是?譬如我很喜歡跟別人分享各種知識和經驗,照理說喜歡分享不是件壞事,甚至還是種美德。但是,我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年紀和輩份,無形中把自以為正確的看法,硬加在其他人身上,要求他們非接受不可呢?
老年人經常以為什麼都懂,什麼都通,喜歡跟別人說教,有時候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年輕人的能力與經驗不見得不如我們,只要你願意放開胸懷,少說多聽,或許也能從年輕人那兒學到許多不知道的事。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學習不要「好為人師」,而是要「以人為師」吧!

孫越
孫叔叔唱副歌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