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初學者天天堅持慢跑5公里卻想睡?達人:「隔天跑」比每天跑更健康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心理學解密

下次再約,到時候一定來! 分不清什麼是應酬話?心理師教鍛鍊拒絕的勇氣

分不清什麼是應酬話?圖/ingimage
分不清什麼是應酬話?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剛出社會時,常常會分不清什麼是應酬話?什麼是真心話?有人邀請,就相信是真心誠意;有人承諾,便深信諾言會有兌現的一天。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從說話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書中提到:然而,歷經多次失望的經驗後,終於了解,有些話純屬應酬,它的意義就跟「你好」一樣,沒有真實的意義。在國語辭典中對「應酬話」下了一個註解:虛應交際所說的話,如「那只是一些應酬話,不能當真的」。國語辭典不只詮釋了什麼是「應酬話」,同時也告訴我們「應對之道:不能當真的」。

林萃芬補充截至目前為止,聽過次數最多的社會應酬話,一句是:「我再打電話給你。」另一句是:「沒問題,到時候我一定來。 」別小看這兩句話的威力,它不知讓多少人心神不寧,讓多少人期待落空,讓多少人慘遭挨罵。

常見應酬話1:我再打電話給你

有段時間,同仁小茹只要離開座位,不管是上廁所五分鐘,買便當十五分鐘,開會一兩個小時,回來後就會問左右同仁:「有沒有我的電話?」大家看她心神不寧,便想各種方法引導她說出原因,小茹總算鬆口,她語帶傷心地說:「就是上個禮拜天,認識了一個男的朋友,他跟我說:『我明天打電話給妳。』,可是,等到現在都沒有接到他的電話。」

這個時候,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這是應酬話,你也當真?」但奇妙的是,不少人在失望過幾次之後,似乎也發現這句話的妙用,往往會在道別的時候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有個朋友的答案轉得非常有道理,因為這樣比較有交代,光是說聲「再見」好像太過敷衍了事,若再加句:「我再打電話給你。」做為道別的結語,大家就會分手得比較安心。所以,下次聽到這句話時,就把它當成「早安」、「晚安」之類的應酬話,不需要太認真,以免一顆心在「期盼」與「失望」的潮水中飄來盪去,起伏難安。

常見應酬話2:到時候我一定來

每次舉辦活動,在打邀請電話時,大概都可以聽到這句話:「沒問題,到時候我一定來。」 好友小叮噹生平第一次接辦活動,就碰上公司十周年慶酒會這種大案子。酒會當天,小叮噹就像陀螺般地轉來轉去,因為有不少位承諾「到時候我一定來」的名人始終沒有出現。為了避免來賓致詞會開天窗,小叮噹不斷的穿梭在人群中,只要看到任何可以致詞的人,便馬上趕鴨子上臺致詞。酒會結束後,小叮噹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站在會場角落喃喃自語:「他們明明說好,到時候一定來的啊!怎麼會這樣呢?」

剛出社會時跟小叮噹一樣,若是有人親口答應「到時候我一定來」,便覺得對方「應該會到」,不然就是爽約,就是說話不算數。不過,現在不會這麼天真,會換個角度想,對方大概是沒有時間赴約,才會拿這句話當擋箭牌。很多人都知道酒會、記者會皆會邀請一大堆的貴賓參加,但是受邀者多半會心想「反正不差我一個人」,乾脆先答應下來,到時候有空就去,沒空就算了,這個答案總比一口回絕讓對方傷心挫折好多了。

因此,倘若非請到這位貴賓不可的話,不能光憑「到時候我一定到」這句話,就以為自己達成任務;還必須發揮三顧茅蘆的精神,先打電話口頭邀請對方,再寄邀請函以示慎重,最後仍需打通電話提醒對方。

此外,也需要事先告知對方「扮演的角色」,是單純當個貴賓,還是需要上臺致詞?有沒有車馬費用?要做哪些準備?務必確定對方將你的邀請排進「不會臨時取消」的行程中,才能放心地對外公布貴賓名單。

愛講應酬話的人格特質

許多愛講應酬話的人都屬於「討好型」人格,很擔心得罪別人,即使內心已經把對方列入「不再聯絡」的名單中,嘴巴上仍然表現得熱絡多禮。也有些人是害怕尷尬衝突的氣氛,只求「表面和諧」,不管對方會不會心靈受傷。

也有人是很難開口拒絕別人,「拒絕別人」就等於「破壞關係」,所以他們寧可「失信於人」,也不願直接拒絕。有的人是希望事情隨時有「變卦」的空間,往好處看是「彈性很大」,朝壞處看是「缺乏原則」,有些時候,越想要兩全其美,越容易兩面難做人。

換個說法:將「應酬話」換成「誠懇說出自己的困難點」

要一個不善於當面拒絕別人的人開口 Say No,的確需要莫大的勇氣。萬一拒絕對方後情緒反彈強烈,毫不留情面的人身攻擊:「連一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說不定還會造成反效果,從此更加不敢拒絕別人。因此,鍛鍊「拒絕的勇氣」,不妨採用行為學派中的「系統減敏感法」,也就是循序漸進,先從關係親密的家人開始練起,就算被拒絕亦不會太過驚慌,再慢慢練習到比較信賴的朋友,然後逐步擴展到普通朋友。

練習「拒絕的技巧」的時候,態度要堅定,語氣要客氣。若要減輕焦慮的感覺,不妨默默在心裡反覆提醒自己:「我並沒有拒絕對方,我只是拒絕這次邀請而已。」逐漸打破「拒絕別人就等於破壞關係」的想法。拒絕別人的邀請或要求,難免會碰到「人情壓力」,當對方苦苦哀求說:「拜託,賣我一個面子。」或是用撒嬌的聲音說:「我知道,你人最好了,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這個時候,可以先「禮貌性的道歉」,再補充「無法答應的原因」:「對不起,那天我剛好有個重要的會議要開,謝謝你的熱情邀請。」原因不要解釋太多太長,以免給人「找藉口」的印象;要是被對方的說詞打動了,以後要拒絕別人就更難啟齒了。

本文節錄:《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

作者: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4/19
作者: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4/19

應酬話 人際關係 人格特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