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經有兩百多年的研究,但催眠到底是什麼、原理為何,至今仍沒有確切定見。事實上,人們就連「是不是真有催眠這種事」仍莫衷一是,至少一般普遍的理解是這樣。話雖如此,催眠對心理學的崛起倒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會動會呼吸的,天生就帶有磁力?
顱相學問世之前,歐洲被另一股(後來被斥為偽科學的)熱潮席捲,即為由江湖郎中所掀起的梅斯莫催眠術(mesmerism)。 梅斯莫催眠術一詞,出自奧地利籍醫師法蘭茲.安東.梅斯莫(Franz Anton Mesmer, 1734~1815)。梅斯莫在一七六六年以一篇關鍵論文取得博士學位,論文內容試圖將當紅的牛頓理論,以及牛頓所謂「看不到的宇宙力量」(也就是重力,或稱地心引力)應用於人體生理學。梅斯莫認為有「動物重力」這樣的東西存在,某次偶然將磁鐵用於醫療之後,梅斯莫將他的動物重力論發展成「動物磁力論」。那是一種神祕、流動的力量,類似一般的磁力,只不過是在生物體內以及生物與生物之間流動,人們只要懂得如何操縱這股流體力量(透過梅斯莫自己的雙手,或使用有磁性的鐵棍),就可以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包括肉體和心理層面。
梅斯莫在維也納聲名大噪,不過各級醫療單位展現出的滿滿敵意,促使他在一七七八年移居法國。在花都巴黎,他同樣掀起轟動,甚至在太過搶手而分身乏術的情況下,不得不發明一種裝置,好讓自己可以同時治療好幾位病人。他將該裝置稱為「巴克」(bacquet),這是一種狀似浴缸的物件,上面安裝好幾瓶「經過磁化」的水及鐵屑,以便提供「磁化圈」—好幾個人坐在浴缸周圍、手拉手圍坐成一圈—充足動力。梅斯莫的巴克裝置和個人魅力風靡了眾多客戶,女士及小姐尤其趨之若鶩,這樣的高人氣同時也引來越來越多的仿效者。
一七八四年,皇家科學協會(Roy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美國國父兼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主導下,進行了一次調查,並得到了一個非常打臉的結論:動物磁力並不存在,催眠也只是因為「易受影響性」(suggestibility)在作祟。梅斯莫後來離開巴黎,最後沉寂於世,不過他的催眠術仍然擴散到歐洲各地,甚至傳到美洲。
催眠與夢遊——事後對此毫無記憶
在此之後,有個特別重要的發現,出自梅斯莫最知名的追隨者皮賽居爾(Marquis de Puységur, 1751~1825),他將這項重要的研究結果稱為「磁力睡眠」(magnetic sleep),也就是後世俗稱的「夢遊」,在現代學界裡則稱為「催眠的恍惚狀態」。這是種明顯不同於平時的意識狀態,處於該狀態的人會有夢遊時的舉動。皮賽居爾把夢遊歸因於超自然的靈通力量,他還提到,夢遊者對自己的夢遊經驗不會留下任何記憶。磁力睡眠就此成為催眠術的主要焦點,原本以身體為主的重點,遂轉移到心智。
這個往心理層面走的全新方向,獲得蘇格蘭籍醫師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 1795~1860)採納。布雷德創造了hypnosis(催眠)這個字,源自「睡眠」的希臘文hypnos,藉此強調梅斯莫催眠與睡眠的相似之處。此外,布雷德更發展出一種全新的催眠技巧:使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單一思緒(例如一開始先盯著一個物體看),接著就會進入催眠狀態。最廣為流傳的例子即為:人被搖擺的鐘擺催眠而陷入恍惚。
在法國,深具影響力的巴黎薩佩提耶爾醫院(Salpêtrière Institute)就採用了布雷德的點子,該醫院的精神科先驅夏柯醫師(Jean-Martin Charcot, 1825~1893)認為,某些精神錯亂所顯現的失憶和癱瘓,都與催眠有關。
自此,催眠於是成為治療精神異常的重要工具,也引導了精神分析學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發展出潛意識概念。不過,後世卻對這種奇異現象的本質產生了爭執。夏柯醫師的信徒們——主要是皮耶.讓內(Pierre Janet)——把催眠概念視為一種獨特的狀態,某種程度牽涉到意識的分裂(此指心智或個性的一部分進入睡眠狀態,其他部分則繼續運作);在法國南錫(Nancy)地區,一位名為貝爾奈姆(Hippolyte Bernheim, 1840~1919)的醫學教授則主張,催眠只是以一般正常的心理過程為基礎,並在外來的提示和受試者本身的易受影響性之下運作的現象。
催眠只是潛意識腳本的演出?
至今對於催眠本質的看法仍未有定見,「非狀態假說」是主流的學術觀點,該假說承襲自貝爾奈姆,認為催眠並非獨特的狀態,而是一種學習而來的行為,根據「潛意識腳本」進行演出。話雖如此,一般普遍對催眠的認知仍持續存在,也就是認為催眠與皮賽居爾所謂的夢遊一樣,是一種近乎神祕、被改變的意識狀態,並在該狀態下出現許多奇特的行為。
「巴克」使用場景(電影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k3VlYhRsI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