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肺部保健康

肺阻塞(COPD)的病人為什麼要進行「肺部復健」?復健計畫的內容有哪些?

肺阻塞的病人常會有「咳、痰、悶、喘」的症狀,全球每10秒鐘就有1個人死於肺阻塞(COPD),台灣一年更有超過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示意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肺阻塞的病人常會有「咳、痰、悶、喘」的症狀,全球每10秒鐘就有1個人死於肺阻塞(COPD),台灣一年更有超過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示意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常簡稱為肺阻塞,或直接以英文縮寫COPD來說明,以下以「肺阻塞」簡稱來取代慢性阻塞性肺病進行說明。據衛福部國健署的新聞稿,全球每10秒鐘就有1個人死於肺阻塞(COPD),台灣一年更有超過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肺阻塞的病人常會有「咳、痰、悶、喘」的症狀,除藥物治療外,肺部復原計畫、運動訓練、呼吸訓練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療程都屬於「肺部復健」的範疇,可用來來幫助肺阻塞病人,讓病患維持或改善日常生活的心肺功能。

什麼是「肺部復健」?「肺部復健」對肺阻塞能夠改善的項目有哪些?

美國胸腔醫學會將「肺部復健」定義為:

「藉由完整詳盡的病人評估,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治療計劃內容應包括運動訓練、衛教和自我管理來促進病人產生行為改變,改善肺部疾病病人的身心情況,增進病人對維持自身長期健康促進的堅持。」

肺阻塞病人對「肺部復健」的目標是:

●減少日常生活的失能狀態。

●增進日常身心活動和社會參與,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改善呼吸道症狀減少急性惡化次數和減低未來住院的機會。

肺部復健計畫可協助藥物治療時,難以改善的項目。例如:

●協助改善肺阻塞病人的運動能力,利用僅剩的肺功能進行合適的活動。

●協助肺阻塞病人維持社交活動,可減低肺阻塞病人的社會孤立感。

●維持社交活動也能穩定肺阻塞病人的情緒變化,尤其是情緒憂鬱的問題。

●對於肺阻塞病人的肌肉衰退或和體重減輕能給予適當的強化。

「肺部復健」適合那種肺阻塞病人?

肺部復健適用於各種不同嚴重度的肺阻塞病人,但不同情況的病人效果有差異:

●中重度患者,效果較顯著。

●輕度無症狀或重度長期臥床與行動不便的病人,則效果不佳。

國外研究指出,當肺阻塞病人發生急性惡化需要住院時,至少應在出院後4週內安排「肺部復健」,可有效降低急性肺租塞病人的再住院率與死亡率。有效的肺部復健計畫至少需時6~8週,地點則取決於病人狀況,可在住院、門診和居家進行。如果肺阻塞的病人無法到院參加肺部復健的計畫,可建議病人進行居家的自我運動。如每日走路20分鐘,至少可改進身體活動力。

肺部復健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功能狀態:肺部復健對於不同失能狀況的病人都有幫助,目前對坐輪椅的病人進行居家復健計畫效果較差。

呼吸困難嚴重度:病人依呼吸困難的程度分級,目前主要使用mMRC問卷*協助,有助於篩選出肺部復健最有可能受惠的病人。研究指出,mMRC 4級的病人較難受惠於肺部復健。

●積極性:對於積極配合的肺阻塞病人,在門診討論日後的復健計畫尤其重要。積極性較差也會影響到肺部復健的成效。

*mMRC問卷,以國防醫學院提供的問卷示例:

mMRC 第0級:我只有在激烈運動才會感覺到呼吸困難。

mMRC 第1級:我在平路快速行走或上小斜坡時感覺呼吸短促。

mMRC 第2級:我在平路時就會因呼吸困難,而走得比同齡的朋友慢;或是我以正常步調走路時,必須停下才呼吸。

mMRC 第3級:我在平路約行走100公尺或每隔幾分鐘就需停下來呼吸。

mMRC 第4級:我因為呼吸困難而無法外出,或是穿脫衣物時感到呼吸困難。

肺部復健計畫內容應包括那些?

肺部復健計畫內容通常包含有:

●運動訓練、呼吸訓練

●衛教

●病人的評估與追蹤

運動訓練、呼吸訓練

須根據肺阻塞病人的生命徵象(基本心跳、血壓、血氧)、氧氣需求量、呼吸型態、四肢肌力、呼吸肌力與咳嗽能力,呼吸困難指數、自主功能性活動能力、運動能力進行綜合的評估。會透過以下的方式來進行:

●自我步測的計時行走測試(如6分鐘行走測試)或來回行走測試(shuttle walking test),評估病人在簡易活動時的呼吸困難與血氧飽和度狀態,此方法的優點就回簡單好操作。

●藉由腳踏車運動訓練或跑步機行走運動來量測心肺功能之各種生理變數,包含最大耗氧量、最大心跳數及最大作工量來評估病人之運動耐受力。此法缺點是較不易執行,好處是能蒐集到較多的肺功能數據參考。

運動訓練的強度:以不超過病人產生「不舒服症狀」的最大運動量,或最高心跳速率的60-80% 為上限。研究指出,不管是低強度或高強度運動,對於肺阻塞病人是都有幫助的。復健過程應盡量避免因運動太過激烈,避免患者因呼吸量不足,導致發生「低血氧」的問題。復健時如果發生低血氧狀況時,可以透過給予氧氣加以治療。

運動訓練項目包含:

●耐受力訓練:可透過持續或間歇運動計畫來進行。所謂的間歇運動計畫是把一項運動分成幾個時期,分別進行高強度運動,以達到相同運動量。

●上肢運動:如啞鈴或上肢訓練腳踏車,透過上肢的運動,改善周邊肌肉的力量,大幅提高運動耐力與呼吸強度以增加患者的活動耐力,結合大肌肉群動作的肺部運動訓練,可以減緩病患日常生活的氣喘不適情形。

●下肢運動:高強度的下肢運動比較低強度的下肢運動產生的生理效果更佳。

●呼吸訓練:國外研究指出,將呼吸訓練納入整體肺部復健中,能進一步對病人提供更好的幫助。

呼吸訓練對肺阻塞病人的重要性?

肺阻塞病人因呼吸道阻塞,所以需要較長的吐氣時間,行走、運動時會因呼吸速率增加,縮短吐氣時間,導致氣流阻塞停滯,形成醫療術語所謂的「動態過度充氣(dynamic hyperinflation)」,進一步惡化成呼吸困難,導致行動能力下降。

建議可採用以下的呼吸方式:

●噘嘴式呼吸:利用鼻子吸氣,將嘴巴噘成圓形緩慢將氣吐出來。

●腹式呼吸:橫隔帶動呼吸,吸氣時應使病人腹部鼓起,吐氣時腹部凹下。

衛教:

想要做好肺阻塞病人衛教,內容必須包括:肺阻塞的基礎知識、肺阻塞治療相關知識、營養飲食、戒菸、自我照護技能、改善呼吸困難的策略、急性惡化時的決策、預立醫療指示(advance directives)和臨終議題等等。

主要目的在於改善病人生活技能、處理疾病能力和健康狀態。

評估與追蹤:

參與肺部復健計畫的病人,都應該進行初期和治療後評估,針對個別的改善程度及範圍進行量化,評估內容應包括:

●詳細病史和理學檢查。

●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後的肺量計檢查。

●運動能力評估,例如:六分鐘走路測試等。

●健康狀態和評估呼吸困難的程度,例如CAT*和mMRC 問卷。

●發生肌肉無力的病人,需要評估:吸、吐時的肌肉以及下肢肌肉(如四頭肌)力量。

●和病人討論肺部復健目標與期望。

*CAT問卷(COPD評估問卷,本問卷來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問卷資料),透過8個項目的問卷來評估COPD病人健康狀態。每個項目的分數從0分-5分,最後進行加總。總分落在0-40分之間,如果總分愈高,表示病人的健康狀態愈不穩定。

1.我從不咳嗽。 0-5分。我一直在咳嗽。

2.我胸腔裡一點痰也沒有。0-5分。我胸腔裡有很多很多的痰。

3.我一點也沒有胸悶的感覺。0-5分。我胸悶的感覺很嚴重。

4.當我在爬坡或爬一層樓梯時,我並不感覺喘不過氣來。0-5分。當我在爬坡或爬一層樓梯時,我感覺非常喘不過氣。

5.我的居家活動不會受到限制。0-5分。我的居家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

6.儘管我有肺部疾病,我還是有信心外出。0-5分。因為我的肺部疾病,我完全沒有信心外出。

7.我睡得安穩。0-5分。因為我的肺部疾病,我睡得不安穩。

8.我活力旺盛。0-5分。我一點活力都沒有。

參考資料:

台灣肺阻塞臨床指引 2017年版

奇美醫訊

台大復健部衛教資料

呼吸困難 肺阻塞 復健 心肺功能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