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咖啡護心血管、防失智!選淺焙還深焙好?營養師推薦「選這種」減少吃進梅納反應產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劉秀枝

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聯合報/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最近到中國一個熱門景點旅遊,山峰秀麗,人潮洶湧。有次排隊等搭景區的環保車,車子來了,一位遊客催促其先生快走,才有位子坐,旁人勸說不要急,以免跌倒受傷。邊聽邊走,忽然碰了一聲,原來一位團員沒留意有個小台階,一腳踏空,人往前撲倒,雙膝跪倒在水泥地上,幸虧人年輕、動作敏捷,立刻自行站起,但雙膝破皮擦傷,且左腳踝扭傷腫脹。還好,美麗的行程大致走完,這位團員在旅館休息幾天,冰敷足踝,以輪椅和拐杖代步,安然回到台灣。

二十多位團員中,還有人拉肚子、發燒和感冒等小病痛,幸好服用了自行帶來的藥物,都在兩、三天內復原。

一般人快樂出國出遊,不太願意想到可能的病痛和意外,其實這些事件比想像中的多。根據克里夫蘭醫學期刊2010年的一篇文章,美國人到開發中的國家旅遊,約三到五成曾有過病痛,以腹瀉和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導致在兩星期的旅遊中損失三天行程。

一篇刊登於2011年的職業醫學雜誌上的文章,整理1990至2009年間在歐美發表的九篇有關旅遊疾病發生率的論文,也有類似的發現:約1/3的遊客腹瀉,1/4呼吸道有問題,8%出現皮膚毛病,5%有意外傷害,而3%有發燒現象。這些樣本數來自於曾經造訪「旅遊門診」的旅客,因此所報導的生病比率可能偏高。不過,不僅是小病痛,也有因病情嚴重需住院或甚至死亡的病例。死亡主要原因是旅客本來就有的疾病惡化,如心血管疾病,其次為交通事故和意外。

旅遊中出現的腹瀉(旅遊者腹瀉症)是指在24小時內拉肚子三次以上,可能伴隨腹痛、惡心或輕微發燒,主要是因細菌感染,以大腸桿菌最常見,通常在五天內自行好轉,不過需注意補充水分,最好吃止瀉劑,必要時服用抗生素。

近年來,全球的國外旅遊風行,中老年族群的增加尤甚,因此有些國家出現「旅遊門診」,對於即將出國的人提供當地旅遊的健康資訊,如應施打何種疫苗、攜帶哪些藥物,以及旅客本人的健康諮詢等,對於經濟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還有「煮開、煮熟、剝皮或拉倒」的口訣,即飲水要煮沸或喝礦泉水,蔬菜或海鮮肉類要煮熟,水果要能剝皮,如果做不到,就乾脆不吃,而且飯前要洗手。但有時都注意到了,還是不免腹瀉,那是因為除了環境和食物因素外,還與個人體質或基因有關。

旅遊雖好,但配合團體行動,不免趕行程且舟車勞頓,還要調適飲食、與人互動,可能會精神疲乏、緊張、焦慮、失眠和情緒波動等,所以還需準備一顆寬容的心和放鬆的心態,才能高高興興出門,平安快樂回家。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easy-neuro/

【2012/05/06 聯合報】

失眠 感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