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劉秀枝

名人專欄/劉秀枝:先入為主 不容小覷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元氣周報/劉秀枝】

我為親戚寫了一篇「只想告訴你:我失智了——一位輕度失智女士的信
」,刊登於2010年9月5日的元氣周報專欄。為了充分表達我的感受和認同,所以用第一人稱書寫,並在主標題下加了個副標題「一位輕度失智女士的信」。

我自認是非常清楚明白,但元氣周報的主編擔心讀者會以為是在講我自己,所以特別在文章後面加了一段「編按:劉秀枝醫師專欄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我想,安啦!

兩周前,好友轉來網路上我的此篇文章,但副標題不見了。他關心、傷心,想知道我是否真的失智。我覺得好笑,我們不久前才一起開會,他也認為文章裡提到的年齡和情況與我都不符,而且也看到編輯在文後的說明,但怎麼還會懷疑呢?很可能是主標題給人的第一印象,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後的資料再怎麼兜不攏,都無關緊要了。而且許多人會聯想「精通什麼病的醫生,往往就會得到那個病」,也許魔咒終於應驗在我身上?

雪球愈滾愈大,每天都有人關切的詢問或留言,有的是澄清,有的表示震驚難過,甚至喜歡我泰然接受的態度,使得我檢討寫作方式需要改進,也深感第一印象所造成的先入為主是不容小覷。

這種觀念有時根深蒂固,不僅見於人際溝通,甚至影響醫療診治,以下有兩篇醫學期刊論文為例:

第一篇發表於2008年美國醫學期刊(Am J Med 2008;121:1046-8):一位37歲白種男士,5年內反覆發燒、口腔和生殖器潰瘍及眼皮紅腫,雖然所有性病及愛滋病檢查都是陰性,但他每次發作都被醫師當作是性病而以抗生素治療,情況愈來愈嚴重,終於有醫師診斷是貝西氏症,以類固醇治療效果良好。

第二篇發表於2010年美國神經學期刊(Ann Neurol 2010;67:425-33):神經科醫師診斷疾病通常有一套心智歷程,但有5種陷阱會讓醫師走偏方向,其中兩個與第一印象和先入為主有關。

第一個是「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s),即人的思維和行為會受到訊息所呈現的框架方式的誘導。例如當醫師被告知「49歲女士在墨西哥度假時,四肢疼痛且快速無力」,讓他下了在墨西哥得到「旋毛蟲病所造成的肌肉病變」的診斷,而忽略了病人有「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的病史,其實是罹患了「休葛蘭氏症」的「遠端腎小管酸中毒」所引起的低血鉀症,而造成肌肉無力,與墨西哥無關。

另個是定錨效應(anchoring),即根據最初的印象或資訊即下定論。例如一位75歲先生被診斷為憂鬱症,但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並無改善。後來另一位醫師發現病人血中汞的濃度高達正常人的5倍。汞中毒治療好後,其憂鬱症也跟著痊癒。

這些例子事後回顧都覺得其實證據明顯,不應那麼容易掉入陷阱,由此可見先入為主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easy-neuro/

【2010/10/17 聯合報】

憂鬱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