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臺北聯合門診室

孕婦口腔感染 可能危及胎兒

【聯合線上企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許玲欣】

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母親擁有健康的牙齒與牙周組織,不僅有助於自身健康,對寶寶健康也很有助益。

婦女懷孕之後,大腹便便,日常動作漸趨緩慢,刷牙等口腔清潔習慣,可能會變得不仔細;甚至有些孕婦會因水腫、痙攣造成牙刷無法放入口內進行清潔。部分孕婦則因懷孕後子宮漸漸變大,壓迫到胃部,常發生一日三次進食仍不感飽足的情況,於是正餐之外的進食,次數頻率增加,糖分的攝取量相對也增加。這些情況,都容易引起齲齒及牙周炎發生的機率。此外,懷孕的過程中,有些孕婦受到情緒影響,唾液的酸鹼值會變低,再加上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營養攝取偏失,酸性食物攝取頻率增加,若又愛吃甜食,那麼 「酸蝕症 (Erosion)」 就容易發生。

懷孕期間,女性激素 (Estrogen)、動情激素 (Progesteron)等等性荷爾蒙的分泌改變,導致像「懷孕性齒齦炎」或「懷孕瘤」等等孕婦特有的疾病,在臨床上時常可見。

孕婦口腔內的牙周病菌感染,可能會危及胎兒的健康,牙周發炎會引起前列腺素與腫瘤壞死因子(TNF)分子的增加,可能導致孕婦提前分娩。美國牙周病醫學會在1998年的報告中指出,罹患嚴重牙周病的孕婦,其產下早產兒或體重過輕胎兒的機會,是正常孕婦的七倍之多。因此孕婦的口腔保養相當重要。

孕婦的口腔健康診察


目前,大部分的孕婦口腔檢查,是與ㄧ般孕婦定期婦產科診察同一天進行。包括


(1)讓牙醫師作檢查,紀錄齲齒、牙周狀況、牙結石附著狀態、以及是否有軟組織疾病、或咬合不正等。


(2)可以請孕婦填寫問卷,記錄自覺症狀 ( 牙肉發紅、腫脹、流血、疼痛、口臭等等 ),順便掌握孕婦的口腔保健行為 ( 刷牙及用牙線的次數、時間等等 )。

孕婦的口腔保健指導,是在牙科診察之後,對所需要的項目作個別指導。若是伴隨有全身性的疾病或是營養方面的問題,也必須協助就醫。

懷孕期間並非絕對不能到牙科就診或吃藥,從胎兒的發育過程來看,前三個月是胎兒器官分化期,此階段要儘量避免做積極性或侵入性治療;到了懷孕末期,子宮易受刺激,也不適合治療;所以大部分的牙科治療都選在懷孕中期(第四個月到第六個月期間)。並不需要一味要求準媽媽們忍耐,一旦口腔內發生疼痛狀況時,還是可以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

口腔保健在懷孕各階段都應注意:


一、充分的口腔清潔照顧:


因為身體的變化或嘔吐,只靠刷牙無法將口腔徹底清潔乾淨時,可以考慮併用含氟化物的漱口水,一天一次,輔助刷牙之不足。


二、正餐以外零食的改善:


懷孕期間的牙齒齲蛀,受到零食的攝取次數與種類的影響。最好是固定吃零食的次數,並且將甜食更換成水果或蔬菜等等冨含纖維性的食品比較好。此 外,與零食相比,僅在飯後攝取甜點,其齲齒的誘發性較低。


三、定期牙科口腔檢查:


建議到具有專業潔牙技術( PMTC = Professional Mechanical Tooth Cleaning ) 的診察室,做專門的牙菌斑控制( plaque-control )及定期檢查,以期望能夠 對牙科疾病作早期發現與即早處理。


四、牙科治療與用藥方面的諮詢:


懷孕期間的用藥、X 光線診斷、牙科方面的治療,不僅對孕婦的身心恐會造成壓力,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畸形的疑慮。尤其是在懷孕 16週之前,是胎兒的器官形成期,必須特別注意。17週之後至 28週為止, 經由局部麻醉所做的拔齒髓或拔牙等等的處置,在此中期進行較為安全。在用藥方面,則必須在諮詢過婦產科醫師的意見之後再加以選擇。

更多健康衛教資訊都收錄在臺北健康聯合國Blog》

懷孕 孕婦 口腔 牙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