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隱形殺手-脂肪肝
【聯合線上企劃╱元氣周報 提供】
近年來,GOT/GPT幾乎已經成為國人看待肝保健功效的代表性指標。然而您可能不知道,即便GOT/GPT的檢驗數字都正常,我們的身體內仍然可能潛伏著危害肝功能的健康殺手,譬如「脂肪肝」!
外食應酬兼爆肝,不想脂肪肝也難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據估每3位國人就有1人患有代謝性脂肪肝症狀,其中男性又略高於女性。究其因,跟國人普遍外食,不自覺攝取過多高油、高糖、高鈉飲食脫不了關係。而男性更容易因為頻繁應酬,吃太好、喝太多,再加上長年加班缺少運動,導致脂肪肝悄悄上身。
在臨床上,80%的脂肪肝罹患者都不會有絲毫症狀,頂多也只是出現一些不具特別辦識性的胃腸道疾病症狀,如:上腹部不適感或疼痛、食慾不振、全身倦怠、呃氣、腹脹(尤其是上腹部)、肝區有壓痛感。
無痛無感無症狀,潛伏風險莫小看
對此,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特別提醒國人,千萬別因為沒有明確症狀而忽視脂肪肝問題。因為,長期放任脂肪肝問題,將可能造成肝臟代謝功能出現異常,形成肝炎性脂肪肝,導致肝臟細胞大量死亡。當肝臟細胞開始大量死去,有可能在5~10年後出現肝臟纖維化病變,甚至進一步導致肝硬化。而一旦肝硬化出現,每年更將有1~3%的機率演變為肝癌。這個從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恐怖演進,國人不可不慎!
其實,脂肪肝也好、GOT/GPT也罷,歸根究柢都在於肝臟抵抗外來自由基的自我保護力!當我們的肝臟無法有效防禦自由基攻擊時,便會透過各種檢驗出現警示訊號。而如果懂得遵循養生保健的正確途徑,強化肝臟體質、提高抗氧化能力抵抗自由基,不只有助降低GOT/GPT問題,更能提早一步,在脂肪肝階段便給予肝臟強而有力的保健支援。
五味子+芝麻素護肝,人體實驗見功效
基於這樣的構想,中山醫學大學王進崑教授在2103年即透過一項人體臨床實驗,發表了【以五味子芝麻錠改善人體肝功能】的研究報告,刊載於國際知名的美國《植物療效期刊》(PHYTOTHERAPY RESEARCH)。
五味子自古以來即被視為養肝強身聖方,其所含的30種木質多酚,可提供人體肝臟解毒所需的營養,達到幫助肝臟代謝、防護與修復之用。而芝麻素可以排除酒精和化學物質,降低肝功能損傷,具保護肝臟作用。
王進崑教授讓40位患有脂肪肝與輕微肝發炎症狀的受試者,在每日午晚餐後,各服用1次(2粒)結合兩種漢方精華的五味子芝麻錠。經過5個月連續觀察後發現,在受試者體重無明顯變化下,受試者經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脂肪明顯減少,且GOT與GPT的指數也回復正常。檢測血液中的氧化物、超氧化物與酯質過氧化物等指數也正常,表示肝功能已趨近正常。
不再肝苦拼經濟,及早護肝好活力
這是科學界首度利用人體實驗,獲得五味子與芝麻素兩大植物營養素在提昇肝臟抗氧化功能,與避免脂質過氧化以保護肝臟的具體保健實證,意義上截然不同於以往的動物實驗。而藉由這項實驗成果的佐證,也讓肝苦拼經濟的你我,更有信心憑藉健康活力,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過勞元氣不足 中醫師:單補蔘不夠
全家出遊遙不可及?讓爸媽遠離「喀喀」走出健康!
老人才會得關節炎?愛運動者也要當心!
職業婦女兩頭燒 超人媽咪「小心肝」
瘦子也會有脂肪肝?! 外食危機靠自救
台灣人工時長壓力大 拒當「肝」鐵人
擺脫黑輪族 視野清晰好舒適
拒絕苦蹲馬桶 好菌讓你順暢不NG
年終身體也要除舊佈新 推薦燕窩讓你用高顏值迎新年
年底結案壓力大!用雞精補充好體力 讓疲倦結案!
準新娘婚前保養大作戰,妳做對了嗎?
健康食補推薦雞精 平衡體質身體無負擔
媽媽婆婆最愛伴手禮-燕窩:健康與美麗,用燕窩一次搞定!
秋乏身體容易疲倦?消除疲勞雞精功效好
燕窩吹整形風 ? X光讓假燕窩現形!
運動後容易疲倦? 喝雞精平衡好體質,挑戰運動季!
中秋月餅恐懼症 燕窩禮盒更夯
雞精平衡好體質 不怕「冷氣症」纏身
選燕窩,不是眼見為憑!老字號專家教你看分明
燕窩孕期不能少 呵護孕婦與寶寶
雞精建構平衡好體質 輕鬆擊退壓力!
便便的旅程/便秘救援 3計畫打掃腸道
雞精平衡好體質 不怕夏季沒精神
武媚娘的霸氣美顏術!用燕窩滋補養顏
黑暗中滑手機 開燈後一團黑影 黃斑部受傷的證據
雞精打底 調整體質喜迎好「孕」
不喀喀 好靈活 關節抗老有訣竅
睡飽吃好 護肝4要
換季拉警報 就靠燕窩功效由內而外養顏
懷孕期間以即飲燕窩搭配正確飲食,不怕產後體質變變變!
猜你喜歡
隔離就賠10萬防疫保單搶翻傳停售? 台產:會繼續賣下去
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基隆家扶無限期回收 棒球場有妙用
最新!迷客夏再道歉:推「無茶」配方、捐一日所得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跌倒住院健康續惡化 前總統陳水扁母親94歲辭世
先蓋毛毯還是蓋棉被?哪種材質最保暖?專家教「三明治蓋被法」超溫暖
整理包/全台嚴重血荒!你也可以救人 捐血資訊一次查
扁媽跌倒後健康惡化病逝!「跌倒」為事故傷害死亡第2名,這5招預防
一張圖看國內血荒多嚴重 高雄捐血中心最慘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院內感染+本土案例 醫院評鑑「今年評定了」估7月評鑑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大甲高中校外教學爆群聚感染! 15師生腸胃炎3人感染諾羅病毒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掉髮、鼻炎好不了…這13種狀況都是鋅不足 醫師教你缺鋅吃什麼
市售豌豆莢、甜豆莢殘留農藥嚴重! 專家教「洗菜秘訣」別傻吃農藥
打針怕痛怎麼辦?研究教你讓打針時疼痛減少40%
糖尿病老藥成抗老神藥?教授:一件事比吃藥有效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美國牛舌驗出弓蟲感染 逾1公噸遭邊境攔截
惹怒醫界 楊志良再批雙重標準
院長講堂/重視培育人才!高榮院長林曜祥「沒在SCI登文章,我不會讓他當主治醫師」
食道潰瘍竟然與青春痘有關 醫師:不少人少了這動作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鍾沛君自曝長輩不贊成公布病情 兩原因讓她坦然說明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醫病平台/退休精神科教授的「退而不休」生活 2019超前部署充實人生
在家安老的保肺之道
防猝死!跨科醫師成功勸千人戒菸 遠離致命風險
朱俐靜淚訴罹患乳癌 初期痛到爬不起來:每天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