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用心吃 愛心飲食 多擁抱 壞心食物 分手吧
【聯合線上企劃/聯合報/記者陳信利╱報導】
當你被醫師告知膽固醇過高時,除了藥物和運動外,飲食該如何調整?常聽到的建議是:「不要吃蛋黃了!」但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營養師賴美娟認為,愛護心血管的飲食應該是全方位執行,才會奏效。
賴美娟說,全方位健康飲食必須控制每天攝取量如下:
1.熱量、脂肪量在30%以下。
2.飽和脂肪酸量7%以下。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10%以下。
4.單元不飽和脂肪酸20%以下。
5.膽固醇量200mg以下。
6.膳食纖維至少20公克與植醇(植物固醇)至少2公克。
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研究證實,每天2公克的植醇可降低壞膽固醇12~14%,它會在腸胃道與膽固醇競爭,減少人體吸收膽固醇,植醇泛存於植物油、堅果類、豆莢類、蔬菜與水果中,有助預防冠狀心臟病。
賴美娟提供愛「心」飲食原則如下:
‧堅果每天1份(約67克)。
‧慎選烹調用油,例如茶油、橄欖油、玉米油、芝麻油等,兼顧不飽和脂肪與植醇需求。
‧每天3餐其中的1餐主菜,以非油炸黃豆製品取代肉類,例如豆腐、豆干、白豆皮。
‧每周2次主菜,建議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例如鯖魚、鮭魚。
‧每天蔬菜類4-5份(2-3碗),其中1-2份可選植醇含量高的豆莢類。
‧每天水果類2-3份(2-3碗)。
這些別動口
又油又香… 吃了會後悔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前幾名,成大醫院雲林縣斗六分院副院長趙庭興表示,氣溫差異大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多注意保暖,有三高病史患者要當心生活作息,尤其對不當飲食方式更要Say No!
專研心臟血管內科的趙庭興說,要減少心血管疾病威脅,除要遵照醫生囑咐定期服藥,更要改變飲食習慣,遠離對心臟不利的飲食:
壞心食物1:
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高油脂食物。
壞心食物2:
動物內臟、蛋黃、腦、魚子、蟹黃等高膽固醇食物。
壞心食物3:
牛肉、羊肉等紅肉少吃。
壞心食物4:火腿、起司、醃製類等高含鹽量食物。
壞心食物5: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趙庭興建議保持良好運動習慣或增加活動量,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中脂肪、減少膽固醇、脂肪堆積。避免熬夜、抽菸、酗酒,維持標準體重、定期健檢,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纏身。
【2012-03-04/聯合報/G05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血脂100才是達標
增廣健聞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患者勿輕忽
吃素也得高血脂?定期檢測與治療遠離併發症
《醫生這樣說》壞膽固醇刺激,血管逐漸變窄…
《醫生這樣說》不是胖子專利 動脈硬化與年齡成正比
天冷 嚴控壞膽固醇作怪
多運動、吃蔬果 養出好膽固醇
有心血管疾病 避免憋氣、用力運動
三餐老外族 吃得巧才能防三高
天冷、吃多、動少 冬天膽固醇 易飆高
《醫生這樣說》油問題 保健食品別亂吃
硬化的危機 血管有多老 測血流速就知道
高血脂治療 健保放寬用藥
營養師:烘焙、油炸 少吃為上策
服降血脂劑新準則 增風險因素
緊盯壞膽固醇 降心血管疾病
愛護血管 遠離心傷
血有浮油物 血液油膩膩 無關胖瘦 都藏危機
吃素20年 瘦瘦的她油油的血
寒流來襲 高血糖+高血脂 隱形雙殺手
有菸癮、三高注意 氣溫變化 呼吸不順…快就醫
你會中風嗎? 算得出來!
你要認真動 血管硬了難回軟 趁著Q彈勤運動
季節轉換 心血管病患激增
吃素10多年 三高照樣上身
日行萬步 甩開惱人三高
90%心病 都能找出危險因子
壞膽固醇刺激,血管逐漸變窄…
緊盯壞膽固醇 降心血管疾病
猜你喜歡
慟!朱俐靜積極對抗乳癌2年 家人證實病逝
獨/換肝名醫陳堯俐出走彰基 轉戰中台灣這家醫院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猴痘結痂後還會傳染!專家點名「3種人」危險性高 發燒、頭痛、冒紅疹當心
貓咪動不動就咬人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4招方法有效改善貓咪愛咬人行為
行動力不再靈活?營養師:用羅望果、薑黃保養舒適行動力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被小黑蚊叮癢又腫!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貓咪亂尿尿怎麼辦?別再說是在報復主人了!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超噁男友「內褲重複穿、垃圾爬滿蟲」 她崩潰喊:愛不下去
穩定血糖,再打肺炎疫苗?! 錯,慎防致命肺炎入侵,高危糖友宜先接種疫苗再控糖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新冠邊境仍管制 疾管署照提醒猴痘44個高風險國
服用事前避孕藥就不用戴保險套?長期吃易得乳癌? 破解「7大QA」...10類人不適用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運動+飲食控制 父子健康瘦
健保部分負擔何時上路? 陳時中:目前沒有考慮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台灣芒果在澳門驗出新冠病毒 食藥署長:很不合理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夏天走步道 流汗又瘦身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7月起「脊椎骨水泥」納健保給付 一年約4300名病患受惠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芒果輸澳門檢出新冠病毒?業者不解、認為難追查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3類降血脂處方藥恐傷肝胰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正確吃、適當動 小胖妹變窈窕女
張慶光/銀髮宅經濟大起 樂齡十大熱銷品
未經查驗 7月起食品禁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