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膽固醇刺激,血管逐漸變窄…
【聯合線上企劃/聯合晚報/黃玉芳/撰文】
《醫生這樣說》
東北季風、冷氣團接連報到,氣溫驟降,要慎防心血管疾病發作。醫師表示,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建議成年人每年至少到醫院檢測一次血脂,每降低1%的低密度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跟著下降1%。特別是已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更要積極控制血脂。
壞膽固醇減1%
心血管疾病風險減1%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表示,血脂高不容易自我察覺,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就是因為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引發發炎反應,久了血管容易狹窄。也因此,多數人會在運動過後發生急性心絞痛,少數人則是發生無預警的心肌梗塞倒下。
一般人血脂的總膽固醇應低於200mg/dL、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應低於130mg/dL、高密度膽固醇應高於40mg/dL,如果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更應將壞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
只要降低1%的壞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風險即降低1%。但殷偉賢表示,光靠飲食、運動,僅能讓血脂下降15%至20%。健保署今年放寬降血脂藥物的用藥標準,可依風險因子治療,如果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00mg/dL,就建議用藥。
如果沒有吸菸、高血壓,但男性超過45歲、女性超過55歲,或是高密度膽固醇少於40mg/dL,只要有任何一項危險因子,也建議先進行三至六個月的非藥物治療。
血脂不像血壓可以自行在家量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血脂數值,建議每位成年人,應每年至少到醫院檢測一次血脂。
如果家族中有男性長輩於55歲前、女性長輩於65歲前發生過心肌梗塞、中風,更應該對血脂過高有警覺心,同時要適當減重、減少食鹽攝取,少吃蛋黃、內臟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才能降脂保命。
【2013-12-01/聯合晚報/A8版/顧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血脂100才是達標
增廣健聞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患者勿輕忽
吃素也得高血脂?定期檢測與治療遠離併發症
《醫生這樣說》壞膽固醇刺激,血管逐漸變窄…
《醫生這樣說》不是胖子專利 動脈硬化與年齡成正比
天冷 嚴控壞膽固醇作怪
多運動、吃蔬果 養出好膽固醇
有心血管疾病 避免憋氣、用力運動
三餐老外族 吃得巧才能防三高
天冷、吃多、動少 冬天膽固醇 易飆高
《醫生這樣說》油問題 保健食品別亂吃
硬化的危機 血管有多老 測血流速就知道
高血脂治療 健保放寬用藥
營養師:烘焙、油炸 少吃為上策
服降血脂劑新準則 增風險因素
緊盯壞膽固醇 降心血管疾病
愛護血管 遠離心傷
血有浮油物 血液油膩膩 無關胖瘦 都藏危機
吃素20年 瘦瘦的她油油的血
寒流來襲 高血糖+高血脂 隱形雙殺手
有菸癮、三高注意 氣溫變化 呼吸不順…快就醫
你會中風嗎? 算得出來!
你要用心吃 愛心飲食 多擁抱 壞心食物 分手吧
你要認真動 血管硬了難回軟 趁著Q彈勤運動
季節轉換 心血管病患激增
吃素10多年 三高照樣上身
日行萬步 甩開惱人三高
90%心病 都能找出危險因子
緊盯壞膽固醇 降心血管疾病
猜你喜歡
猴痘疫情擴散!WHO:全球已發現80例病例 遍布11國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話 網齊呼:能者多勞、共體時艱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擬洗腎前認識換腎 晚期肺癌實證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