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 臨床心理師剖析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張慶光/金窩銀窩 不如自己的窩

金窩銀窩 不如自己的窩
金窩銀窩 不如自己的窩
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近來有非常多財團、建設公司或企業爭相投入所謂「銀髮住宅」的開發。有別於以失能者為主的照護機構,這類銀髮住宅主要的目標是身體健康而生活可自理的初老族群,提供入住長者食、衣、住、行、育、樂等全方位服務,有些並結合在地醫養資源,打造連續照護服務社區,讓長者即使未來因退化而無法獨立生活,亦能就地安老。

為了吸引有錢有閒的初老世代入住,各家銀髮住宅在軟硬體建設的投資都不手軟,從最基本的「全屋無障礙」到「無齡通用」,甚至「高齡友善」的介面設計一應俱全。在安全上亦引進諸多高科技資訊設備,從視訊監控到主動安全通報,甚至可以用AI人工智慧來提供符合入住者需求的智能住家環境。

另外,亦有專屬營養師調配飲食,各種健身育樂設備更是不可或缺,藝文講座及展演每月都有,長者還可自組社團……讓人感覺住進去好像進了人間仙境,長者可以無憂無慮,暢快的享受退休後的人生

照理說,這樣完善的規畫應該有很多長者搶著入住,但目前大部份銀髮住宅的入住率仍不高,雖然有很多行銷資源投入,也的確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打動了一些兒女的心,不過真要搬進去長住,對長者而言,心理還有很多的結要打開。無關軟硬體設備好壞,也不是服務沒有到位,或入住費用太高的問題。費用當然要考慮,但我覺得長者在評估要不要入住時,可能還沒到費用這一關就開始猶豫了。

想了解長輩為什麼排斥入住銀髮住宅,要從長者的觀點來看。我個人認為,以健康及生活可自理的初老長者而言,在評估是否要搬離現有住家,最大考量是-----如何與家庭、社交、生活圈保有連結,不會因此而斷了線。老人家很惜情,若搬離原有家園,而入住的地方又離很遠,等於要揮別過去幾十年的生活環境,重新建立所有社會關係,並且適應新環境,這是很難突破的一點。

另外,華人社會不像歐美國家很早就習慣「空巢期」,對他們而言,退休後搬進養老社區,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項。但在台灣,將長輩送進安養中心,要克服很多的心理壓力才可能提出來。除非長輩自己願意,否則子女多半難啟齒。

有些銀髮住宅為了增強其適合老人居住的印象,在很多地方安裝扶手,房間也設置電動床,甚至安裝可以吊掛病人的移位設備,這些設施當然很貼心,不過若針對生活可自理的健康長者,這些設備反而讓他們心理產生不安的聯想,感覺看到自己未來年邁體衰的樣子。其實現在有很多非固定式的輔助設備,可以等到有需要時再導入即可,這樣也許可以減少健康長者的排斥感。

目前很多銀髮宅因土地成本考量,多蓋在市郊,政府若能釋出一些因少子化而併校停招的市區中小學校地,改造成銀髮宅,讓長輩可以在地老化,不用離開生活圈、家人圈、朋友圈,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生活,也許可以提升未來銀髮宅的入住率。

當然,長者若能持續保持健康身心,未必要煩惱未來要住那裡的問題,可先思考如何改造家中環境,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才是首選,畢竟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