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眾運輸的「博愛座」讓座問題又成為新聞,年長者覺得年輕人就是不應「霸占」博愛座,年輕人則認為若自己不舒服難道也不能坐嗎?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長輩與年輕人為此發生爭執,原本是一個良善的規定,卻成為世代之爭的標的。甚至有人提案應廢除博愛座,沒想到短短時間就獲得超過5,000人的響應,只是交通部與衛福部互踢皮球,沒有人敢做決定。
我個人比較傾向廢除博愛座。不是鼓勵大家不讓座,而是我認為每一個座位都可以成為博愛座,看到有需要的人就應體貼讓座,而不只限於被畫定為博愛座的那兩個座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座位有被「標籤化」的疑慮,而且再過幾年台灣便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個人中就一個高齡者,以現有的博愛座座席規畫將不足以因應需求。
但是要做到每個人都願意讓位,甚至樂意讓位,有待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認識老化、體驗老化」的教育及宣傳工作,讓大家都有同理心,才能建構出一個高齡友善社會,減少世代之間的衝突。台灣目前教育體系並沒有針對老化教育做一系統性的規畫,年輕一輩缺乏對「老化」的正確認知,將其視為「多病」、「頑固」、「嘮叨」、「學習力低落」、「健忘」等負面象徵,存在非常多的「高齡歧視」問題。而在一般服務場域中,更沒有如何服務年長者的基本教育。在我們周遭,除了政府要求的「無障礙空間」設置外,軟體層面上並沒有做好因應超高齡社會的準備。
台灣各縣市都在努力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但是以公部門的投入為主,並沒有積極推動私部門的參與。很多餐廳只有準備兒童餐具,但是卻不知道有哪些餐具適合長者使用?運輸系統不知道如何正確服務行動不便的客戶上下車?結帳櫃台知道如何與聽障的年長者溝通嗎?百貨賣場知道如何協助使用輪椅的客戶嗎?
最近樂齡網特別與「公益財團法人日本Care Fit共育機構」在台代表「台灣安服介助促進會」合作,引進日本「安心服務介助員」訓練課程,此課程以「體驗老化才能體貼老化」為訴求,讓學員可以經由全套體驗裝置及摸擬環境,實際感受高齡者因身體退化所產生的不便及心理變化,使學員可以因而產生同理心,面對將來所要服務的長者。
此課程以「高齡世代與青年世代的共生」為目標,希望讓高齡者能享有快樂充實的生活,使高齡者能盡量外出購物、成為有活力的消費者、促進地域經濟的活化。課程並不是在教導學員如何照顧高齡者的起居飲食,而是在教導學員如何成為一個有「殷勤款待之心」的「安心服務介助員」,來協助高齡者自立自助,提升其生活品質。目前在日本已有超過一千家企業導入此課程,包含零售百貨業、餐飲業、旅館業、交通運輸業、銀行、展覽、美容、旅遊業等以人為主的服務業。
迎接高齡社會來臨,不是只有長照的議題需要關注,更需要每個人從心理去體驗、認知、理解年長者的需求,如此才能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氛圍,尊重並且以同理心去服務長者。當長者可以自立自助走出家門,整體社會才有可能減少長照所帶來的負擔。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