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不足,目前卅歲以上的年輕人薪資條件差、兄弟姊妹少,廿年後將面對照顧上一代壓力,如何避免成為又老又窮又孤獨的「下流老人」,老了要怎麼過?可真得要及早準備。
天主教耶穌會新竹社會服務中心長照機構秋霖園主任施立合指出,公私立養老院入住難度高,現在的年輕人需要更早認識長照,才能及早替自己或家中老人做規畫。養老機構依型態可分為廿四小時全天候的住宿(養老院)式、社區式日間照顧與居家式照顧服務。
有鑑於許多老人不想住養老院,待在家生活起居又有諸多不便,子女白天上班也無法照顧,政府近年致力推動社區式照顧,以白天類似「托老所」的模式希望減輕照顧者負擔。
施立合說,只要能將社區式日間照顧與居家式照顧服務做好整合,就可延緩住養老院的時間,且一般費用約在每月三千至一萬元間,與公私立安養院相較費用便宜許多。
楊姓保險業務員建議,目前卅至四十五歲的民眾可將退休後欲面臨的狀態分為健康期、生病期、長照期;健康期應對保險(長照、失能、醫療)、儲蓄有認知,並依個人經濟能力在退休前提早規畫。例如提前計算退休後退休金額,再用其他理財工具補足,以免之後生病期面臨龐大醫療費用或長照期的看護或照顧員費用,導致財務出現缺口。
他提醒,健康期的理財規畫最重要,若做得好,生病期、長照期就會有足夠生活開銷來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