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選自如果出版社《看圖就能懂!軟食料理技巧大全》,作者山田晴子】
吞嚥力差的人有什麼特徵
吞嚥力衰退容易發生誤吸
吞嚥力衰退,會變得難以吞嚥,進食時也容易嗆到,增加誤吸(食物或飲料沒有進入食道,而是跑進肺部或與肺相連的氣管)的危險。誤吸是引發吸入性肺炎的原因。
◆用餐時會嗆到,用餐後總是不停咳嗽
食物誤入喉頭或氣管時,會引起「嗆咳」。「嗆咳」是吞嚥力衰退最重要的訊號。
如果無法將食物完全吞下,殘留在喉頭的食物殘渣,在用餐完畢後不久就會掉入氣管,引發咳嗽。
此外,有時也會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有些食物很難吞嚥
纖維較硬的食物(牛蒡等),或是乾燥的食物(地瓜等),因為較難在口中形成食團(食物和口水混合成可以吞嚥的大小),比較不容易吞嚥。
◆吞嚥後,口腔中還殘留有食物
如果食物無法在口中成團,就會無法吞下,進而讓食物殘留在舌頭上、上顎或牙齒和臉頰之間。
◆口腔有口水積存
我們平常是不自覺的吞口水,但如果吞嚥反射不佳,口水就會積存在口腔中。
◆經常卡痰
當有空氣之外的異物進入與肺部相連的氣管時,會分泌很多痰以排出異物。此外,積存在口腔的口水有時會不經意流進喉嚨,這個時候就會覺得有痰卡在喉嚨裡。
如果咳出的痰中有混雜食物,就表示很可能是誤吸,需要多加注意。
◆舌頭上白白的
有吞嚥困難的人,因為舌頭的功能不佳,食物殘渣會留在舌頭上,滋生微生物,讓舌頭會變白,稱為舌苔。此外,當口水分泌量變得極少時,也是出現舌苔的原因之一。
◆用餐後聲音改變
無法順利吞嚥食物時,有時食物殘渣會殘留在聲帶或喉頭讓聲音變得混濁。
讓食物容易吞嚥的技巧
湯或飲料容易誤吸,可以把它們調理得黏稠些
湯或飲料等像水一般清澈的液體,因為吞嚥時機不易掌握,容易誤吸。
湯汁可以加入太白粉水等增加黏稠度(請參見第15頁),茶或果汁等飲料,可以用吉利丁做成偏軟的固體,便不容易發生誤吸。
此外,燉煮料理的湯汁中或快炒料理時,增加黏稠度把湯汁和食材拌在一起,也會比較容易吞嚥。
吃的時候,可以用湯汁或水濕潤,或是沾著芡汁一起吃
食用肉類、魚類、蔬菜及芋薯等的燉煮料理時,可以加點湯汁濕潤食物之後再吃。為此,烹煮的時候可以用點技巧,增加湯汁的分量。
水分較少或容易散開的食材,有時會無法在口腔中和口水混合成食團就進入喉嚨。吃的時候可淋些芡汁在上頭。
將麵包或蜂蜜蛋糕等浸泡在飲料中,濕潤瀝水後再吃,會比較容易吞嚥。
把食材煮軟
肉類等要煮到可以用筷子切斷的軟爛程度。魚類剛好相反,如果煮太久會變硬,只要稍微煮一下就可以了。
蔬菜或芋薯等,也要煮到進食者容易食用的軟爛程度。
拌入帶有黏稠度的涼拌醬料、白蘿蔔泥或山藥泥
比起涼拌青菜,用帶有黏稠度的拌醬做成的味噌芝麻拌豆腐或芝麻醬涼拌菜,會比較容易食用。此外,拌入磨碎的白蘿蔔泥或山藥泥,因為可幫助食材集結,也比較容易吞嚥。
選擇容易吞嚥的食材
魚要選擇烹煮加熱後肉質不會變硬的種類。其他食材,請參見第24至27頁的詳細說明。
切成不會引起誤吸的大小
食材切小一點比較容易吞嚥,但如果切得過小,在意識到吞嚥之前,食物可能就已經掉進喉頭,反而容易引起誤吸。
可以有意識地「咕嚕」一聲吞下而不造成誤吸的食物大小,大約是可以放在智齒上,五至八公釐左右的塊狀。
麵條類如果用吸食的,容易導致誤吸,可以切成三至五公分長,來預防誤吸。
放涼後再吃
熱的烤地瓜或熱食等,因為要一邊吹涼一邊吃,容易嗆到,建議放涼之後再吃。
湯汁和湯料分開吃
之所以會有「味噌湯肺炎」的說法,就是因為喝湯時如果將湯汁與口感不同的湯料一起入口,會因為湯汁和湯料的吞嚥時間點不同,容易導致誤吸,建議把湯汁和湯料分開來吃。
到醫院查明原因
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時,建議前往耳鼻喉科或專攻吞嚥復健的復健科接受診療,查明原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