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思宇、鄭語謙/台北報導】
「還好有協會,不然活不下去。」劉慧芳八年來獨自照顧先生起居,淚水只能往肚裡吞。許多失智症家屬希望政府能補助失智症患者一周一天到日照中心,讓家屬喘口氣,立委建議,利用小學閒置教室,讓失智老人與學童互動。
目前公營日間照護中心僅九十四家,以每家〺人計,收容人數不到三千人。衛福部承諾,年底擴增至一百廿家,但僅能收容百分之二的失智人口。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失智症家屬是廿四小時在「工作」,且「會走的比不會走的還難照顧」;許多家庭為了要照顧失智症患者,根本無法工作,無力負擔,家屬帶患者自殺的不幸愈來愈多。
她呼籲,政府應增加補助,至少每周有一天、每月有四到五天,免費讓失智長者至日照中心,讓家屬稍微喘息。
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說,失智老人和孩子互動,有助改善症狀,衛福部應與教育部協調,讓閒置教室能夠再利用,中午、周三下午或周末,邀集失智老人到學校和孩童遊戲或按摩,讓孩子認識失智症,也協助長者病情改善。
國民黨籍立委徐少萍也說,很多孩子是阿公、阿嬤在帶,如果小孩知道失智症,回家就可以觀察阿公、阿嬤,有異狀就可以告訴大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教育部回應,目前全國各縣市列管被整併或廢校的學校共有二一二校,其中一八三校已活化使用,但還沒有老人長期照護中心的設置。
台大教授薛承泰曾表示,就算有空間,老人日照中心若設置在偏遠地方,家人不會放心。教育部也說,適不適合作為老人日間照顧使用,需由申請機構自行評估。
教育部已設立「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整併後校園活化再生資源網」,有意者都可提出申請,可無償或象徵性收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