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天排尿超過X次、晚上起床上廁所超過X次,小心「膀胱過動症」!如何治療與改善?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台灣失智人口 不到20年將倍增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聯合報╱本報訊】

前言

據統計,全世界失智症患者有三億六千萬人,平均每四秒新增一名。但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尤其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經建會曾公布民國九十八年至一百四十五年的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失智人口到一百四十五年將達六十二萬人。

不過,衛生署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失智症患者盛行率研究報告,推估國內失智症人數成長趨勢發現,台灣老化速度驚人,一○一年有十五萬八千人,直到一百〺五年達六十二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老年失智人口數,相較經建會估算結果,提早十年達到六十二萬人。若比較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台灣不到廿年,失智人口即倍增,比全球進展速度還快,照顧失智老人的社會成本,恐成下個青壯年世代沉重負擔。

面對失智症無聲無息的記憶殺手,不只是台灣,它也是各國公共衛生的新敵人。

國內老年人口攀升,目前六十五歲以上佔全人口的百分之十一點一,即不到十人中,就有一位是六十五歲老人;且老年失智有日益增加趨勢。

六成患者 退化性阿茲海默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說,失智症在醫學上是指臨床病徵加總,由許多病因組成。相較過去,當智能出現多種退步,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能力,即謂失智症,如記憶、判斷、方向感、規畫及執行力等認知功能變差;此外,失智患者也無法處理需要智力協調的肌肉運動,如使用遙控器等。

失智症有許多類型,臨床表現各有不同。劉景寬說,失智症類型包括老年退化造成大腦的類澱粉蛋白沈積,影響認知與記憶功能;血管阻塞中風導致血管性失智症;腦外傷或腦炎造成失智;良性腫瘤或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失智等,其中以退化性阿茲海默失智最多,占失智患者的六成以上。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傅中玲表示,血管退化中風失智及大腦類澱粉蛋白沈積可能同時發生,這類病患通常臨床症狀較嚴重,且失智惡化速度也較快。

令人憂心的是,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的大腦退化會不斷進行,目前醫學只能做症狀治療。

此外,失智症藥物研發不易,延緩症狀藥物難以取得歐美食品藥物管理局許可,林口長庚分子影像中心主任閻紫宸認為,老化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以目前現有的臨床評估加上傳統影像確認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患者,大多都已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點。所幸,2012和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與歐盟已陸續通過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並將其列為早期診斷阿茲海默失智症的診斷金標準之一。到目前為止,全球大型的阿茲海默失智症腦影像的結果已陸續地發表,顯示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是可以早期預測誰未來會是高危險群。如2012年在知名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John C. Morris教授所領導DIAN(Dominantly Inherited Alzheimer Network)全球臨床試驗中,發現在阿茲海默失智症臨床症狀發生的15年前,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已可看到異常的類澱粉蛋白堆積。因此,如何透過儀器輔助及臨床神經心理學檢測,找出真正需要治療的病人,並在正確時間用藥,為失智症治療關鍵。

閻紫宸說,正子攝影(PET)是診斷失智症利器,可觀察大腦類澱粉蛋白沈積情形;磁振造影(MRI)能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失智症問題。另外,學術研究亦運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影像協助臨床診斷,以早期發現治療失智症患者。

行為問題的患者 更難照顧

整體而言,失智症狀為記憶及認知障礙,但傅中玲觀察臨床現況發現,部分患者會合併行為問題,出現幻覺、妄想,如常覺得有人要偷東西或害自己、配偶外遇、出門找不到回家路等,嚴重影響生活,她說:「行為問題的失智症患者更難照顧。」

傅中玲表示,家中若有人失智,通常一人生病,至少四名家屬受累。她調查門診失智症患者家屬發現,相較無聘僱外勞,有聘僱外勞的家屬較憂鬱,且情緒及生活負擔影響較重,分析可能與患者失智症狀較嚴重,家屬無法負荷,才聘僱外勞分擔照顧責任。

目前治療失智症藥物有兩種,抗乙醯膽鹼藥物及NMDA拮抗劑。劉景寬解釋,記憶與大腦乙醯膽鹼分泌有關,此藥物可延長乙醯膽鹼的運作時間;NMDA為抑制刺激腦部訊號過度運作,降低大腦雜訊,讓正確訊號更清楚接收。

持續性和緩運動 有助預防

傅中玲建議,失智症患者應提早服藥控制,以免症狀惡化,平時可選擇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橄欖油、蔬果及適量魚類,少吃油膩食物。此外,持續性和緩運動也是避免失智惡化方法,如散步、打太極拳、游泳等,科學證實運動對預防失智症有不錯效果。

多參與社區活動 緩和症狀

因為患者常有社交退縮情形,她建議不妨參與社區舞蹈等活動;另外,園藝治療或音樂懷舊、加強記憶力的智能活動訓練等,亦可緩和失智症狀。

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傅中玲醫師、閻紫宸醫師

失智 澱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