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藥品別亂吃!一次瞭解「慢性腎臟病」5大警訊、8大高風險族群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台每年20萬人插鼻胃管高日本5倍 醫界推「無管人生」

全台每年約20萬多人使用,管餵機會更高出日本5倍以上。
全台每年約20萬多人使用,管餵機會更高出日本5倍以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往醫界多認為,鼻胃管可降低患者因餵食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機率,這一觀念影響病患家屬;衛福部統計,全台每年約廿萬人使用鼻胃管,比率高出日本五倍,且八成難以脫管,而最新研究並證實,長期置管無法降低吸入性肺炎風險,部分醫院因此結合社團推動「無管人生」的觀念。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醫者應站在病人角度思考,什麼對患者才是最好。拔除鼻胃管非醫師一人作為,得靠團隊完成,但他全力支持「無管」理念,會重新思考健保資源是否有調整的必要,鼓勵醫界推動無管。

健保署統計,一○六年裝設鼻胃管的住院、門診及居家護理病患共廿萬六千人。衛福部部立台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指出,國人多認為只要過了急性期就可脫管,但臨床發現放置鼻胃管後,患者出院後脫管低於二成。

林佩芬說,口鼻置管不舒服,且換管會出現傷口,照護者為預防患者自行拔管,常會以約束帶綁住患者,胃酸易順著管子逆流而造成潰瘍,此時再服制酸劑,降低胃酸殺菌力,反增吸入性肺炎風險。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是否放置鼻胃管,常造成家庭成員爭論不休。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臥床丈夫是否插鼻胃管,與丈夫的子女起爭執。日前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民眾能預立醫療決定,其中就包含是否使用鼻胃管,盼能減少爭議。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美國及日本醫界研究證明,長期置鼻胃管對患者未必較佳。其實臨床上使用管餵的患者,除置放鼻胃管外,還可選用胃造廔手術,前者是從鼻孔置入細管,後者是經內視鏡造口,再插管入胃。

「日本醫院及長照機構的患者幾乎不插鼻胃管,為何台灣卻插了一堆?」陳柏同表示,鼻胃管雖讓患者在「看似安全的情況下」取得所需營養,但這根小小的管子卻讓患者生活整個變質,「幾乎剝奪活著的意義」。基金會早在一年前,便結合北市立聯合醫院、秀傳醫院及高醫附醫,推動無管人生。

他表示,國人不喜歡手術,使用鼻胃管情形普遍,日本人認為「戴著管子不好看」多選胃造廔,套上衣服也能遮住。他曾遇到一名患者,過去個性外向,置管後不肯外出,「認為自己像隻狗,不想出門丟臉。」

「一旦咀嚼被剝奪,即使活著也不快樂」,聯順居家護理所長汪秋蓉說,維持口欲是人活著的快樂感之一,日本推動舒適餵食和無管,用盡方法讓病人「吃」到最後一口。

鼻胃管 吸入性肺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