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獨/鼻胃管扼殺快樂!全台每年約20萬人受苦

一根鼻胃管可扼殺人生最大快樂,但據統計,全台每年約20萬多人使用,管餵機會更高出日本5倍以上。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莊旻靜攝影
一根鼻胃管可扼殺人生最大快樂,但據統計,全台每年約20萬多人使用,管餵機會更高出日本5倍以上。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莊旻靜攝影

一根鼻胃管可扼殺人生最大快樂,但據統計,全台每年約20萬多人使用,管餵機會更高出日本5倍以上。國人因鼻胃管受苦,研究卻證實長期置管無法降低吸入性肺炎風險,那鼻胃管到底該不該插?專家表示,醫界應減少置管並積極協助病人脫管,不奪走患者「食的滋味」。

健保署統計,106年裝設鼻胃管的住院、門診及居家護理病患共20.6萬人,每天約1.7萬人接受管灌餵食。作家瓊瑤就曾為這根管子槓上丈夫平鑫濤的子女,如今病主法上路,授予民眾預立醫療決定,其中一項就是拒絕鼻胃管。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該會偕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秀傳醫院及高醫附醫推動「無管人生」已1年多,起心動念是發現日本醫院及長照機構的患者幾乎不放鼻胃管,「但為什麼台灣卻插了一堆?」

臨床上依賴管餵的病患,包括虛弱、肺炎、中風或因外傷腦出血造成的吞嚥困難之患者,醫師可選用鼻胃管或胃造廔。前者是從不舒服的鼻孔入管,後者是以經皮內視鏡造口,再插管入胃。

陳柏同說,國人不喜歡做手術,寧可選鼻胃管。但日本人多選胃造廔,讓臉部維持乾淨,套上衣服也能遮住,即使病人戴上鼻胃管,日本也會積極幫忙脫管,因為戴著管子不好看,「國內照護團隊鮮少如此。」

聯順居家護理所長汪秋蓉補充,人活著的快樂感之一就是維持口慾,日本已進一步推動舒適餵食和無管,積極讓病人「吃」到最後一口。一旦咀嚼被剝奪,老人家即便活著也不會快樂。

陳柏同說,美國及日本醫學學會實驗證明,長置鼻胃管對患者沒有比較好,當病人進入生命末期也無法尊嚴善終。他曾遇到一名男子,對方過去個性外向,卻在置管後不肯外出,原因是發覺自己外觀變得像隻狗,不想出門丟臉。

衛福部立台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指出,國人認為只要過了急性期就可脫管,不過神經學是「用進廢退」,好比老舊腳踏車,一沒用就生鏽,吞嚥功能也是,導致出院後實際脫管者低於2成。

而且,口鼻置管不舒服,吃食物無滋味。換管會出現傷口,每換一次就痛苦一次,照護者為預防管子被拔,會以約束帶綁住患者。此外,胃酸易順著管子逆流而造成潰瘍,此時再服制酸劑,會降低胃酸殺菌力,反增吸入性肺炎風險。

林佩芬說,鼻胃管的發明原本是為了提供患者營養、防止嗆咳及增加舒適度,但當目標都沒達到,「為什麼還要用鼻胃管?」陳柏同說,病主法上路後讓全民重新思考什麼才叫活著,而無法自主進食,「這根管子已剝奪了活著的意義。」

鼻胃管 吸入性肺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