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家」,是老人家最容易跌倒的地方,浴室、廁所則是家中的危險地雷區。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溫哲昇說,臨床常有長輩因浴室濕滑而摔傷送醫,營造安全的如廁、沐浴環境,才能保障家中成員健康 。
要讓家中浴廁不再處處是「地雷」,應掌握三大原則,分別是保持乾燥、照明充足,以及創造無障礙空間,適當使用貼心小物,也可幫助家中長輩使用浴廁不費力氣。
溫哲昇說,台灣一般住宅多是衛浴設備合併的浴廁,缺少「乾濕分離」的設計,因此天天使用的浴廁難免濕滑,對一家老小其實都有潛在風險,老人家平衡感、肌力不足,更容易出事。
要保持浴室乾躁,可在馬桶、沐浴設備之間加裝隔間,如簡易壓克力材質拉門,或盡可能保持地面乾燥,如加裝抽風設備等,避免滋生黴菌,徒增環境更濕滑的條件。
避免浴室濕滑導致傷害,內政部多功能輔具推廣中心組長余雨軒說,也可選購「防滑墊」,最好以大面積為主,放置在浴室地面及門口,也可以在浴室地板、牆壁、浴缸等潮濕處使用「防滑條」,增加粗糙面、減少濕滑的問題。
另外,現在市面上也有防滑噴劑,噴在浴室地板等處,即能產生不錯的止滑效果,不需改變地磚外觀;而老人家的室內拖鞋,應選用防滑的平底鞋,最好能穿進浴廁,不一定要換鞋。
浴廁環境應該要明亮,照明不要昏暗,建議不妨加裝感應式照明,對晚上常需要跑廁所的老人家,是很貼心的設備。
乾濕分離、加裝扶手…營造安全空間
「無障礙空間」是老人家浴廁安全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溫哲昇說,特別是台灣住宅,往往馬桶、洗臉盆、浴缸通通「擠」在一間,迴轉空間小,到處都是障礙物。
溫哲昇建議,老人家使用的浴廁,最好不要有浴缸,不僅可減少障礙,也便於做好乾濕分離,浴室門檻要低,也可以準備專用防滑的安全椅,讓老人家坐著洗澡,比較省力。
另外,可在馬桶、洗臉盆、浴缸邊加裝扶手,長輩能藉由扶手而輕易、省力的變換姿勢,減少因起身、迴轉導致的重心不平衡、摔倒等,也避免撞擊浴廁設施受傷。行動稍稍不便的長輩要進浴廁,通常得捨助行器、柺杖於門外,這時候設置的扶手就可以取代助行器的功能。
有些長輩無法久站,如果沒有扶手,習慣坐在浴缸邊上或扶著洗臉盆,其實這些都是危險動作,浴缸容易濕滑,一不小心就滑倒,而洗臉盆很可能摔落、碎裂,導致外傷。溫哲昇建議,不妨在洗臉盆下加裝金屬架,增加安全保障。
浴廁要安全,一定得大手筆改裝嗎?余雨軒說,不少居家用品店都有販售可自行加裝的扶手,若空間許可,也有活動式的輔助手把,直接設置在馬桶或洗臉盆邊;一般的馬桶高度對部分老人家可能過低,除了加裝兩側扶手可協助老人家起身或坐下,也有便利馬桶座椅可增加高度,放在原有的馬桶上,就不須特別改造馬桶。
溫哲昇說,如果家中只有一間廁所,加高的馬桶座椅就不一定適用,因為其他成員可能必須將座椅拿下,老人家還要再裝回去,並不實際。
貼心輔具 省力方便
市面上還有一些貼心小物,能讓老人浴廁便利又舒適,例如智慧型馬桶座,可全自動清洗、烘乾,甚至有溫熱坐墊效果,市面上有不少廠牌、款式可選擇,安裝在原來馬桶上即可。
老人家手部關節較無力,不妨將旋轉式的水龍頭,改裝成上下、左右開關水龍頭,可以更省力,而擠牙膏器、長柄的洗澡刷,都讓長輩在浴廁中更「如魚得水」。
內政部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
輔具諮詢專線:02-2874-3415轉211
輔具資源入口網:http://repat.moi.gov.tw/index.asp
【2010/03/18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