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明的阿公年初突然中風,經治療後病情穩定,可是留下講話不清楚、右邊手腳無力、沒辦法走路或自理日常生活的後遺症。嘉明一家陷入愁雲慘霧,不知道該怎麼照顧阿公。
台灣地區36歲以上人口腦中風發生率約千分之三,因中風而導致日常生活失能是最大的後遺症。
嘉明阿公中風程度較嚴重,職能治療師的目標放在維持阿公身體功能與減輕照顧者負擔。這時使用輔具可以讓病人與家屬日常生活更輕鬆省力。
以阿公狀況,建議可考慮以下輔具建議:
1.符合阿公需求適配的輪椅,方便下床活動,維持心肺功能與體耐力。
2.利用輪椅坐墊增加阿公舒適感並減輕臀部皮膚壓力,預防褥瘡。
3.使用多功能移位腰帶,方便照顧者將阿公移位到輪椅,外出透氣。
4.若居住2樓以上無電梯公寓,上下樓可考慮使用爬梯機,以節省人力,避免跌倒或受傷意外。
5.使用便盆椅或洗澡椅,進行居家無障礙改造,如打掉門檻或墊小斜坡,方便進出浴廁。
當我們因疾病或意外失去了身體的部分功能,如聽力、視力、行動力等,透過輔具可提升生活便利與安全。輔具是「輔助性科技器具(assistive technology devices)」的簡稱,為解決人們生活困難或不便而發明。
一般而言,輔具可以是廠商製作、醫療人員製作或個人自製。有些較簡單或普遍的產品,如進食輔具、行動輔具、便盆椅、洗澡椅等,可在網路上、醫療器材行或一般賣場買到。
若不確定購買的產品是否適合使用,購買前可透過政府設置「輔具中心」,目前全台有27家各縣市輔具資源中心與12家衛福部醫療復健輔具中心,由治療師提供全面化評估,給予評量與購置建議,提供購買或租借的管道與資訊,以減少誤買誤用。
若短期需求,可先洽詢各縣市輔具資源中心,租借二手輔具;家中有不用且保存狀態良好的輔具,也可考慮捐給輔具中心,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醫療延長了人的壽命,而輔具使用則改善了人的生活品質。」希望透過來自人性關懷及不斷推陳出新的輔具,創造出個人生活最大的滿意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