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傷口剛癒合勿拉扯減少疤痕擴大 3種治療方式可預防蟹足腫復發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熟年時代/讓雙手省省力

倒水輔助器。(攝影/蘇健忠、陳再興)
倒水輔助器。(攝影/蘇健忠、陳再興)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曾經拿著湯匙,一口一口餵你吃飯、曾經教你繫鞋帶、扣扣子、曾經在發燒時溫柔觸摸你額頭……爸媽的雙手引導兒女走上成長之路,只是不知從那一天開始,年長的雙手滿布紋路、關節變形,也不再穩定有力。

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些人覺得手部靈活度不像以前,提不了重物,甚至擰不動毛巾。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60歲以上長者,年輕時幾乎都是「苦過來」的,不論是搬重物、做細活、年輕時手部過度使用,問題在上了年紀後逐漸浮現。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也說,過度使用是老年手部傷害主因, 30歲後,隨年齡增長,人體代謝能力退化,急、慢性受傷都可能導致傷害,甚至造成永久影響,老人家更可能因為個人習慣或姿勢,長期偏重使用某些關節,造成傷害累積,影響靈活度。

常使用會有問題,不常用也可能出問題,簡文仁說,因為平時使用少,手指、手腕肌力不足時,也可能在偶一使用時造成傷害,比如突然搬重物、拿炒鍋。簡文仁也提醒,關節炎三分之二患者為女性,女性雖然靈活度、彈性柔軟度較男性好,但肌力較差、穩定度不夠,較容易出現關節傷害,再加上長時間做家事,手部過度使用的機會也較多。

如果覺得雙手不再像年輕時有力,簡文仁建議,上了年紀、苦了大半輩子,就不要太勞累了吧!出力的工作不妨交給年輕人;如果一定要出力,則秉持「能用大關節、就不要動用小關節」的原則,如買菜、購物後,大包小包不要用手指「拎」,要用手腕「提」,或將袋子背在肩上,多用推車也是好方法。

另外可配合特殊道具、生活輔具,利用力距變長原理,減少小關節動作,盡量省力。例如將水龍頭轉動把手更換為長把手,把喇叭鎖改裝為長門把,使用較長的開罐器、開瓶輔助用具,改用加粗握柄的刀叉、湯匙,或是在筷子上加裝彈簧可調式延伸握把,將剪刀加裝彈簧、或改良握把等。

穿著彈性及寬鬆的衣物,改用魔鬼粘代替鈕扣,洗臉時可不妨用較小條的毛巾、用電動牙刷,都可省點力。

1、寶特瓶開罐器。2、筷子輔助夾。3、喇叭鎖輔助把手。4、快拆插頭座(右邊為按下後有輔助卡榫)。(攝影/蘇健忠、陳再興)
1、寶特瓶開罐器。2、筷子輔助夾。3、喇叭鎖輔助把手。4、快拆插頭座(右邊為按下後有輔助卡榫)。(攝影/蘇健忠、陳再興)

熱敷多休息 紓解不適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說,無論年紀,若指、腕關節不舒服,除了盡量休息,還可熱敷,必要時使用副木或護具,讓發炎的關節有適度支撐,且保護關節、限制活動方向,讓關節與肌肉恢復正常,也避免更嚴重的傷害。

至於護具,最好先就醫找出原因,詢問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找出適合指掌、掌腕關節的護具,再進一步針對個人需求,詢問生產護具的業者或輔具中心。

國泰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做事不用太認真」,無論勞動或活動、運動,都要注意變換姿勢,多休息;痠痛時可輕微按摩,每天利用一點時間做增加肌力的運動 ,如雙手手腕相互繞一繞,輪流握拳、打開,這些溫和的關節運動,男女老少咸宜。

【2010/01/28 聯合報】

關節 復健 物理治療 運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