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監察院長王建煊提倡孝道,日前在監察院慶生活動中為母親洗腳,還希望馬英九總統未來有空一起參加,讓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推廣到全國。王建煊告訴記者,母親原覺得「大男人替人洗腳,成何體統」,不肯參加,家人遊說後才同意。
活動當天,只見王建煊跪著為母親仔細洗腳,接著按摩腳底、擦上乳液,還幫忙穿上鞋襪,然後給母親一個緊緊的擁抱。記者訪問王媽媽,王媽媽說:「我真的很快樂」。
我們用雙腳走路,腳每天承受體重負荷,已經夠辛苦;上了年紀,可能又有手腳顫抖,糖尿病足、皮膚病等毛病,為人子女偶爾替長輩做個「足浴」,讓長輩身心舒適,也是盡孝心的絕佳表現,尤其冬天或身體感覺不適時,泡一泡腳真的很棒,老人家邊看電視邊泡腳,十分享受。
台北醫學大學老人護理暨管理學系也將「足浴」當成學生實習課重點,且是以跪姿進行。據說,剛開始學生極度不適應,心中頻頻OS:「我念到大學,竟是來學幫老人洗腳!」
北醫大老人護理暨管理學系講師曾櫻枝幫學生心理建設,老人護理當然不是只學洗腳,而是幫長者「足浴」,當成一種傳承儀式,就像耶穌曾替門徒洗腳般,讓學生以謙卑的心,進入這個領域,以後服務老人,不可以擺架子。
一般人平常洗澡,除了是泡澡,能用磨砂石做一下皮膚去角質,否則,腳趾、腳縫,大多用肥皂塗抹幾下後沖水了事。
對待老人家行萬里路的雙足,卻要格外謹慎呵護。老人家如有糖尿病,時間久了,可能形成糖尿病足的慢性併發症,侵犯感覺神經,手腳麻木或刺痛,同時對溫度、痛感逐漸不靈,甚至完全喪失感覺;當血管阻塞,也容易感染,足部易發生潰瘍、壞疽。
有些老人家有皮膚病,或皮膚容易龜裂,發生蜂窩性組織炎,足部需要一周護理一次。
【2009/11/26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