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直接公布為照服員調薪,居服單位不滿決策未經討論,槓上衛福部。專家表示,長照是混和經濟,非全然自費市場,服務費用支出政府出力最多,對照服員薪資掌控是合理的;但變革太快,未訂修正期程與目標,使第一線單位無所適從,建議雙方坐下溝通,避免影響民眾。
文化大學社福系教授陳正芬表示,政府作為長照服務最大購買者,要求訂定照服員薪資門檻是合理的。這次爭議,是因衛福部要求單位給照服員三點二萬元「均薪」,政策上路一季卻改變。
「雙方其實可以好好討論的。」陳正芬說,衛福部有各單位聘雇照服員的人數及請款資料,再了解單位的營運及行政成本,可直接比照服員在新舊制中薪資是否不同。
陳正芬表示,政策變革快,在這一波變動中,照服員主動換到願意改變人事制度及調薪的單位,使不適新制者被市場機制淘汰。
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陳亮恭說,政府規定一個行業別的最低薪資,真的是很少見。衛福部大動作,可見確保照服員薪資的決心。
「可是非營利組織的營運口袋並不深。」陳亮恭指出,社福單位運作多靠政府補助。長照支付制度,服務個案由照管中心派案,不像醫療院所自行進行服務,許多單位憂心量太少,使經營虧損無法彌補。他說,追根究底是產業發展與定位問題,建議長照單位的經營概念要改變,要有產業化思維,包括照服員的工作型態再設計,純粹以調薪為手段,是留不住人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