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宅醫療學會2018年會暨國際研討會,一連2天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辦,主題為「多采多姿的在宅醫療-多連結的長照2.0」,強調多元專業相互連結,台灣家庭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孟智教授說「在宅醫療做得好,什麼都成功了!」
大會邀請曾罹癌的84歲文學作家黃春明演講「現代的楢山節考」,談在宅醫療如何照顧台灣長輩。日本在宅照護聯盟議長新田國夫談「日本在宅醫療的現況和今後的議題」,台日經驗交流對話,相當精彩。
今年年會首度舉辦「在宅名人講堂」,邀請國內知名講者分享對理想老後的想像。84歲作家黃春明演講「現代的楢山節考」,黃3年前罹患癌症,走過化療、康復後的他以「楢山節考」這部電影為引子,從個人經歷和角度談論台灣鄉村老化嚴重情形,說明在宅醫療重要性。
銀髮海嘯來勢洶洶,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在今年3月底突破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6年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相對於過去醫療機構以治癒(cure)為導向,在宅醫療更強調照護(care),透過陪伴和生活支援,與醫療相輔相成,支援每個人在熟悉環境終老。
「最好的長照政策就是不要長照,或是至少延後長照;若長照已經發生,就要提升長照品質」,嘉義市長涂醒哲說,台灣今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在宅醫療是提升品質、減少開銷最佳方式。市府近期推出「在嘉真好服務方案」,包括「出院宅急便」、「醫療團隊到你家」等服務,都是秉持同樣精神。
嘉義市衛生局長張耀懋表示,「出院宅急便」針對住院健保給付、後段長照給付中間不足的部分加強。透過專業人員團隊陪出院,並全國首創到宅預評服務,確保患者出院後能持續獲得好的照顧。
年會大會長、嘉義基督教醫院老年醫學科暨居家醫療整合中心主任醫師白惠文認為,當前火熱的在宅醫療就是最好的公益標的,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喚起社會關注高齡議題,提出解決高齡醫療負擔與社區共同面對的模式,希望除了醫療機構中的醫事人員外,能有愈來愈多社區民眾願加入在宅醫療行列,守護社區老小。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表示,此時此刻,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相當於1995年的日本,是至為關鍵的一年。年會最大目的,是鼓勵從事在宅相關工作者彼此認識與合作,與全國交流經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