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做功德」一說,引發討論。照服員現實上面臨三大困境:包括薪資依服務時數計算,但時數依個案狀況與個案量浮動,每月薪資並不固定;更被忽略的是,跨專業支持不足,相關資源還須盤點與整合,且社會普遍對照服員工作的理解與尊重都不足,導致照服員缺口始終難以補足,更難吸引新血投入。
嘉義基督教醫院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玉琴說,衛福部推動的包裹式給付是浮動的、照服員並非領固定月薪,其薪資與服務時數成正比,時薪一百七十元起跳,工作時數超過一百七十七個小時,或有偏鄉加給、臨終關懷照護、夜間加成等,月薪就可能超過三萬元,甚至可能達四萬元。
但若服務的個案住院了、去旅遊,或照服員碰到較多假日等,服務時數就會下修,當月月薪也隨之減少,沒有穩定薪資,工作就難做長久。
至於跨專業支持不足,林玉琴說,照服員若與居家醫療或居家護理團隊合作,照護品質與工作成就將大幅提升,以嘉基居家醫療團隊為例,團隊配合居服員時間進行個案訪視,醫師、復健師、物理治療師、照服員同一時間出現在同一場域,能深入了解個案病況與需要,並評估最適合的照護方式,但當前不少照服員仍是單打獨鬥,跨專業支持的資源還須盤點與整合。
對賴清德「做功德」一說,林玉琴感嘆,政府高層這番話,可能誤讓民眾覺得作為照服員就得犧牲奉獻、什麼事都可以做,近日就遇到民眾要求照服員在照顧工作之餘,「順便」幫忙打掃一樓到三樓,照服員不被尊重,也是影響流動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