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社環委員會初審「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草案,但草案條文爭議多,衛福部未明訂住宿型長照機構的「一定規模」多大,也未強制「一定規模」機構須加派公益監察人,且罰則罰鍰訂得太少,被立委批評「不痛不癢」。召委吳玉琴更指出,長照機構社團法人3人就可組成,「這要機構怎麼運作?」
銀髮浪潮席捲台灣,除了居家社區型的長照服務,愈來愈多人也想投資住宿型長照機構。為了維持失能長輩的服務品質,不會因為機構運作問題而使弱勢住民受到影響,衛福部依長照服務法,訂定長照機構法人條例草案,要求住宿型機構只能由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設立。
雖然長服法今年6月就上路,但長照機構法人條例草案於立院此次會期才初審,已慢了好幾步。社環委員會今天初審草案,立委指出許多草條文問題,多數遭到保留。
草案訂定,一定規模的長照機構法人,應由中央主管機關管理監督,不到一定規模者則由地方政府負責。立委林淑芬批評,衛福部未明訂「一定規模」多大。立委陳宜民也指出,衛福部未強制在一定規模的長照機構法人,再加派一名公益監察人。
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解釋,若母法把規模訂死,未來要調整床數,都得送立院修法,行政效率較差,才擬用「公告」為之。目前擬以200床為基準,200床以上由衛福部管理監督,200床以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另為防杜長照機構法人獨佔而造成托拉斯現象,也會要求法人旗下的住宿型長照機構最多只能10家,每家不得超過200床。
此外,草案訂定長照機構財團法人必須公開重要資訊,但林淑芬認為,只有公開捐助章程、董事與監察人姓名、年度業務報告、年度財務報告等資訊太少,應再增列。她也認為,草案罰則所訂之各項行政罰鍰,最少1萬元、最多50萬元,罰得太少無恫嚇性,應重新檢討。
召委吳玉琴更指出,衛福部開放3人即可組成長照機構社團法人之董事會,「真的太少」,一人是長照專業資格者,一人是機構員工代表,那另一人就是出資者,「這樣不可能運作得起來,服務也不會好,建議至少7人以上。」
長照機構法人條例草案47條條文,最後只過了23條,重要條文皆未通過,通過率不到一半,吳玉琴遂宣布擇期再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