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眼睛老化最大元兇紫外線!每天吃一顆「這個」護眼,「20-20-20」口訣讓眼睛放鬆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美國經驗 出院先復健 機構選擇多

長照2.0上路,衛福部急急如律令,要求醫院落實「出院準備服務」,作為失能者連結資源的重要起點。但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在「住院」與「回家」之間,我們有多少過渡的選擇?療程結束的出院病人若不適合回家,能「出」到哪裡去?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流程圖中,醫院與家之間,美國病人至少有三層過渡性的復健照顧機構可去:復健密度強的「急性復健(Acute Rehabilitation)」、再穩定些就到「技術性護理設施(Skilled Nursing Facility, SNF)」,及著重協助生活自理的「協助生活設施(Assisted Living Facility)」。

華裔史丹福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國良解釋,醫院是醫療密度極高的選擇,成本相當高,史丹福所在的Palo Alto,是全美房價最貴地段,住院一天四千到六千美元,若無保險,一般人是病不起的。

因此,當病人急情症狀控制,醫院就會盡快安排出院,住院期約兩天。「因為病人已不需要醫療,而是復健及生活協助。」廖國良說,接下來,就是一整個出院準備團隊的事了。

史丹福出院計畫團隊成員有整合醫療醫師(hospitalist)、個案管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等等。住院第一天起,貫穿病人整個住院、出院安排的靈魂人物是個案管理師。

「我的工作是不停地講話、講話,不間斷地在病人、家屬、保險公司、各種服務提供單位間溝通。」個管師Peggy說,她在病人入院廿四小時就評估出院準備,「必須早點開始」,同時也在美國複雜的保險系統中替個案爭取給付等。華裔物理治療師馬志剛說明,依患者復健需求,出院後到急性復健醫院或技術性護理機構,若復健無法恢復功能,建議到連續照顧退休社區接受專業照顧,因為已不適合回家了。

復健 長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