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兒人數不但太少,還不夠健康。台大兒少家庭研究中心昨發表「台灣童權指標報告」,台灣前年的新生兒體重過輕(小於二五○○公克)率達百分之八點四,與OECD四十個國家相比,排名第七高,令專家為下一代競爭力感到憂心。
台大兒少家庭研究中心選在昨天「國際兒童人權日」公布報告,揭示台灣兒童生存危機。
報告顯示,去年台灣總生育率為一點零七,即每名育齡婦女平均生一點零七個小孩,與OECD國家相比,排名墊底。研究中心主任薛承泰表示,七○年代我國生育率為四,高於OECD國家平均的二點七六,但現在卻已是世界最低。
但薛承泰沒想到的是,我國的新生兒過輕率為百分之八點四,也高於OECD國家平均值—百分之六點七,只贏過土耳其、希臘、日本、保加利亞、匈牙利與葡萄牙,遠遠落後美國、英國、韓國。
兒少家庭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淑慧分析新生兒過輕的原因,包括台灣婦女多晚婚,高齡產婦風險高;其次是人工生殖比率太高,小孩容易早產或不健康;且很多孕婦必須要工作到生產當天才能休息,懷孕過程工作太累、精神壓力太大,都不利新生兒的健康。
張淑慧指出,多數台灣女性都是職業婦女,但政府給予職業婦女的支援不夠;台灣的產假周數在OECD國家中偏低,國際平均十四周,台灣僅八周;陪產假部分,國際平均兩周,但台灣卻只有三天。
張淑慧說,台灣兒童受照顧也不足,政府長期採取「現金化」兒少政策,只用津貼、獎金來解決兒少福利的問題,導致中低收入戶把兒童當搖錢樹,有年輕媽媽為了拿津貼生九個。但經濟環境佳的職業婦女需要完善的公共設施、兒童受照顧權完善,才願意懷孕。
台大名譽教授呂鴻基拿台灣與聯合國基金會統計的二十三國「兒童健康與安全七大指標」相比,台灣在新生兒及兒童死亡率、事故與傷害死亡人數、肥胖率等指標上,排名也都落後。
新生兒不少於2000公克 可補成健康寶寶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台灣童權指標報告」指國內新生兒數量少,低體重兒比率高。新生兒科醫師指出,人工生殖常出見多胞胎,早產機率高,早產兒體重普遍較低;但早產兒不能和不健康畫上等號,補充營養後,體重多半都能追上同齡的孩子。
台北榮總新生兒科主任陳淑貞表示,足月寶寶體重多落於三千多公克;體重在二千五百公克以下,可能是子宮生長遲滯的孩子或早產兒,應將不同狀況的新生兒分開統計,且體重並非新生兒健康的唯一指標。
陳淑貞說,新生兒也不宜太重,若新生兒體重大於四千公克,可能不利產程,寶寶容易面臨鎖骨骨折、肝臟出血等生產傷害。
陳淑貞說,只要不要低於二千公克,嬰兒只要多補充高熱量的母奶或配方奶,體重都能追上同齡孩子,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台北馬偕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瑞幸說,也有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小於二千五百公克,部分與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滯有關。
【2014/11/21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