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童臉蛋白、食慾不振 檢查罹患缺鐵性貧血
!--@IMAGE_8004820_CENTER@-->
一名2歲女童臉蛋白皙,但相較於幼兒園其他同學,卻顯得有食慾不振和病懨懨,家人帶往醫院檢查,診斷她有「缺鐵性貧血」,經連續給予口服鐵劑治療半年後才恢復正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說,原本女童家長以為她白皙的肌膚是母親於孕期多食用豆漿、牛奶、珍珠粉等白色食物所致,沒想到會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直至曾小妹出現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才發現事有蹊蹺。
他說,貧血的種類繁多,且病因各不相同,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在台灣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和大於10歲的青少女。前者是小孩缺鐵性貧血第一個高峰期,主要是因小孩成長快速,對鐵的需求量大增,另外飲食習慣不正確也可能造成,後者為小孩缺鐵性貧血第二個高峰期,因身體快速發育及經血流失導致。
缺鐵性貧血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但隨著貧血嚴重度增加,會出現容易疲倦、食慾不振、臉色蒼白、皮膚變黃、易怒、心跳加速、異食癖等症狀。長大後還可能影響認知及學習發展;有些甚至被誤認是笨小孩,其實是被錯怪了。
彭慶添說,鐵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也是很多內皮系統組織酶反應的媒介,因此缺鐵的小孩易有感冒或懶散等症狀,尤其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力。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週數不足、飲食因素或腸胃道因素,針對這名女童的狀況,研判應是飲食因素造成,如鐵質攝取不足、在6個月後未適時給予副食品、1歲後喝過多牛奶等。
治療方面,靠調整飲食已緩不濟急,會建議給予足夠劑量的口服鐵劑治療,搭配果汁服用,都可促進鐵質的吸收,但應避免與牛奶同時服用;可飯前服用,以免減少鐵質吸收,通常會持續治療半年,前三個月能有效矯正貧血狀況,後三個月則為儲存日後所需的鐵質。
他建議,一般母乳哺育的小孩至少四個月就要補充鐵劑,6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鐵質需求大增,須從食物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而1到5歲的孩童每天飲用牛奶量不得超過600毫升,因缺鐵性貧血不容易於初期發現,建議家長於孩子一歲大時,可接受缺鐵性貧血篩檢,若是早產兒,則建議於四個月大時即做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罕見兩歲女童竟然長皮蛇 醫師研判應該是水痘疫苗造成
大雞慢啼嗎? 專家警告可能是兒童發展遲緩
如何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國內2專家發表臨床指引
醫師:幼兒小感冒 也可接種流感疫苗
11歲童聞不到味道、嗅覺異常?竟是鼻瘜肉作祟
孩子反覆感冒想打疫苗好辛苦 黃瑽寧:小感冒可接種
爸媽別等了! 柚子醫師示警:九成流感死亡童都沒打疫苗
天氣轉涼!0至6歲類流感就醫攀升 幼兒接種率卻慘兮兮
秋冬季孩童要增加抵抗力 醫師:可用藥浴並按摩穴位
台灣早產兒達10% 中醫大學:安胎、追蹤是存活關鍵
幼兒發燒流鼻水不是感冒?醫:嚴防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扁臉、黑眼圈、眼無神 過敏兒3特徵
台北醫院附設早療中心今啟用 滿足早療兒童多元需求
水痘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做1件事可避免再發成皮蛇
10天嬰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泡奶餵奶前一定要洗手
孩子挑食原因 專家:小時候太少吃苦、吃軟不吃硬
男童肥胖治療小雞雞 男性荷爾蒙一打竟意外導致性早熟
醫病天地/孩子說話卡卡…家長放慢說
影/一人發燒後 檢查出兄妹都罹患川崎氏症
危險!幾顆巴克球 就能吊起釘書機
致命「吸引力」 誤吞巴克球 童險腸穿孔
醫病天地/孩子一早打噴嚏 恐是過敏
早療行動車篩檢 發展遲緩男是女2倍
超強磁力巴克球誤食意外多 兒科學會:全球已近3000件
過敏兒會不會變笨? 高雄長庚3醫師花3年找出答案
寶寶喝紅嬰水退胎火?食藥署:反增身體負擔
高功能自閉症就是天才?醫師:外表只看到沒自信
避免孩子被標籤化! 伊甸共融公園舉辦早療篩檢
大家都可以擦防曬,只有這種人不能!醫師建議防曬5招
開學周在即 國內腸病毒上升5%蠢蠢欲動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量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最新研究揭正確量法測風險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