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猝死危機 五招讓寶寶安心睡
日前新聞報導,年初有一位保母將2個月大男嬰獨自留在房間, 且採取趴睡姿勢,結果造成嬰兒窒息,送醫不治。
國健署也發現,坊間、網路流傳許多不正確的嬰兒睡眠資訊,如寶寶仰睡會造成嗆奶導致窒息、仰睡會影響頭型,也有民眾認為寶寶趴睡比較安心踏實,側睡、趴睡或購買功能性枕頭可讓寶寶睡的更舒適等,上述都是錯誤觀念。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正確睡姿是仰睡,仰睡並不會導致上述的結果,但採趴睡或使用功能性枕頭、棉被,反而容易造成窒息等事故。過去就發生男嬰與家長同床而睡,遭大人身軀及棉被覆蓋口鼻而導致窒息,也曾發生照顧者將6個月大女嬰放置嬰兒床後暫時離開,女嬰被床上玩具、積木等雜物壓住口鼻窒息,搶救不治。
陳麗娟說,家長為了方便照顧,而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是怕寶寶著涼於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或以填充娃娃、玩具等布置嬰兒床,都可能是造成嬰兒猝死的陷阱。
國健署提出寶寶「五招安心睡」供家長參考,讓嬰兒有安全睡眠環境,降低嬰兒猝死及窒息死亡風險。口訣如下: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為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外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亦無需墊高。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張床。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如需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床圍防撞護墊。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小孩只愛吃肉?小孩太愛吃甜食?兒科醫師告訴你6大父母最常見的問題
小孩全身紅疹又比人家矮一截? 醫師診斷發現缺鋅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罕見兩歲女童竟然長皮蛇 醫師研判應該是水痘疫苗造成
大雞慢啼嗎? 專家警告可能是兒童發展遲緩
如何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國內2專家發表臨床指引
醫師:幼兒小感冒 也可接種流感疫苗
11歲童聞不到味道、嗅覺異常?竟是鼻瘜肉作祟
孩子反覆感冒想打疫苗好辛苦 黃瑽寧:小感冒可接種
爸媽別等了! 柚子醫師示警:九成流感死亡童都沒打疫苗
天氣轉涼!0至6歲類流感就醫攀升 幼兒接種率卻慘兮兮
秋冬季孩童要增加抵抗力 醫師:可用藥浴並按摩穴位
台灣早產兒達10% 中醫大學:安胎、追蹤是存活關鍵
幼兒發燒流鼻水不是感冒?醫:嚴防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扁臉、黑眼圈、眼無神 過敏兒3特徵
台北醫院附設早療中心今啟用 滿足早療兒童多元需求
水痘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做1件事可避免再發成皮蛇
10天嬰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泡奶餵奶前一定要洗手
孩子挑食原因 專家:小時候太少吃苦、吃軟不吃硬
男童肥胖治療小雞雞 男性荷爾蒙一打竟意外導致性早熟
醫病天地/孩子說話卡卡…家長放慢說
影/一人發燒後 檢查出兄妹都罹患川崎氏症
危險!幾顆巴克球 就能吊起釘書機
致命「吸引力」 誤吞巴克球 童險腸穿孔
醫病天地/孩子一早打噴嚏 恐是過敏
早療行動車篩檢 發展遲緩男是女2倍
超強磁力巴克球誤食意外多 兒科學會:全球已近3000件
過敏兒會不會變笨? 高雄長庚3醫師花3年找出答案
寶寶喝紅嬰水退胎火?食藥署:反增身體負擔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足底筋膜炎痛到不能走? 4個「超傷行為」一定要避開
如何正確喝水促進身體排毒? 醫:除了白開水,還有4種飲品也有排毒效果
靠睡眠清除大腦有害代謝物?研究揭一關鍵是重點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