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當父母的年輕夫婦,滿面愁容地帶著剛出生的心肝寶貝來到診間。他們指著眼頭上一個小小的嬰兒型血管瘤,詢問這瘤會不會影響小孩子未來的人生。這種嬰兒型血管瘤主要好發於頭頸部,女生比男孩容易發生,因外觀鮮紅奪目,所以也被叫做「草莓血管瘤」。
成大醫院整形外科陳思翰醫師表示,嬰兒型血管瘤在白種人中比例相當高,1歲以前的嬰兒就有10~12%;在台灣少一點,發生機率約1~2.6%,但以2010年台灣約有16萬6千個新生兒計算,就有約2千個患有血管瘤。
嬰兒型血管瘤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引起的,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確,而依其發展變化,大致可分3個階段:
增生期:出生後出現的血管瘤,增生速度特別快速,往往比嬰兒生長速度快。通常會持續增生達8個月。
穩定期:時間是在寶寶1歲以後,血管瘤停止長大。
退化期:在2歲前後,血管瘤會逐漸退化萎縮。
陳思翰指出,根據國內醫界長期治療血管瘤的經驗,如果病患到了2歲仍未出現退化跡象時,血管瘤應該就不會退化,比例約占所有血管瘤病人的20-30%。而還殘存有血管瘤的病童都會造成皮膚的顏色不均、皮膚萎縮或是疤痕組織。
出生2到3星期血管瘤出現就會馬上進入增生期,在這階段及早開始治療,防止繼續增生。治療嬰兒型血管瘤的方法不少,陳思翰醫師採取依照血管瘤的不同變化,建立治療三部曲:
首部曲--藥物治療:病童出生後8個月前診斷出血管瘤,使用口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搭配母乳或牛奶服用。依國際醫界大規模研究,口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對血管瘤寶寶是安全的,只有極少數使用者會出現心跳緩慢、血壓下降、支氣管痙攣、血糖濃度不足等副作用。
二部曲--注射治療:病童8個月大後血管瘤仍然肥厚凸起,使用局部血管硬化劑注射,藉由硬化劑破壞血管瘤內內皮細胞引發皂化作用,達到血管瘤扁平的效果。
三部曲--雷射治療:病童1歲以後追蹤血管瘤如病灶單純是顏色殘留,沒有肥厚的情況,就會建議做雷射治療去除病灶色澤,達到完全消除血管瘤的效果。
陳思翰提醒父母親,針對嬰兒型血管瘤的治療,治療前需找專科醫師做充分討論和審慎評估,也需要充分的支持與耐心,相信自己的寶寶順利跟草莓說掰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