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關次數、擺放位置都有差 讓冰箱更省電的5個小技巧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兒科

恐釀心理創傷 6歲童尿床逾3月應就醫

據統計,國內每100名5歲童就有15至20人會尿床,但多數家長誤以為尿床不用特別治療。醫師提醒,尿床會導致孩童心理創傷與自卑,6歲以上孩子若每月尿床2次、超過3個月應就醫。

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今天舉辦2019年「世界尿床日」記者會,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楊緒棣表示,尿床又稱為夜間遺尿症,即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無意識排尿。

根據國際及台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有5至10%的學齡兒童受此疾病影響,其中男生尿床的比例較高,大約是女生的1.5倍到2倍,平均每100名5歲兒童就有15至20人有尿床問題。

楊緒棣指出,夜間尿床主要有3大原因,包括睡眠時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夜間尿液產生量過多的「夜間多尿症」;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的「膀胱過度活動」;另一種是「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即大腦感覺不到尿液,因此脊髓的反射中樞自行決定排尿,形成尿床。

楊緒棣說,國內許多家長對於尿床仍有「自己會好,無需治療」的錯誤觀念,因此許多孩童出現尿床症狀時,害怕被家長責備或同儕取笑而不敢說出口,造成孩童心理的創傷與自卑。

他曾遇過一名就讀小學二年級的男童,因尿濕8件褲子遭母親責備,從此男童每晚睡覺時總是怕尿床而睡不好,發現自己尿床後甚至主動洗澡、把尿濕的褲子藏起來,掩蓋尿床事實;日前學校預計舉行3天2夜夏令營,男童擔心尿床症狀被同學發現,不但不敢參加,甚至連通知單都不敢帶回家。

楊緒棣強調,當兒童發生持續尿床時,家長應先觀察孩童在白天與夜間睡眠時的排尿狀況,就醫前應完成「排尿日誌(小便日記)」,記錄孩童喝水時間、排尿的時間與排尿量,幫助醫師在初步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此外,尿床也能利用「口服抗利尿激素類藥物」治療,藉由抗利尿激素類似物的作用,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降低孩童尿床的發生機會。

楊緒棣提醒,若6歲以上孩子每月尿床2次,症狀連續3個月以上,應盡早至兒童泌尿科或兒童腎臟科就診,積極接受完整治療,尿床治癒率可達9成。

尿床 尿失禁 晚睡 頻尿 夜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