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行媽/中市南屯】
我個子嬌小,當醫師宣布我懷雙胞胎時,就開始一連串的奮鬥。
多次住院安胎不說,孕吐嚴重需仰賴營養針,撐到32周,孩子們提早報到,我因產後大出血輸了兩袋血,孩子則插滿針管躺在保溫箱裡一個月。
孩子們出院後,需密集少量餵食,他們吸吮力弱而吸得慢,往往餵完這個,又得餵另一個。又因為早產,發育未完全,胃部的賁門常閉鎖不全,導致胃食道逆流,好不容易餵完奶,才剛鬆口氣,馬上看著牛奶噴泉自孩子口中傾瀉而出。
如今孩子們上小學了,雖然身材較瘦小,對於他們平安健康長大,已很感恩。
當他們主動做家事、提東西時,有時心想,他們真的是當初從保溫箱抱回來的早產兒嗎?曾幾何時已經大到有能力幫助我、關懷我,真的是「吾家有兒初長成」呢!
看著當初插滿針管的小生命一路上奮鬥,雖然艱辛且跌跌撞撞,他們仍對生命充滿熱情與期待,我更從他們身上得到一顆更柔軟的心,更懂得尊重生命。
💪更多健康推薦
‧過世前你該把錢全花光!企業家提「不需存太多退休金」4理由
‧94歲醫生十年未生過病!每天必吃一食物 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健康女早餐吃花生醬吐司罹肝癌 營養師曝「優秀蛋白質來源」比堅果還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