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薪家庭忙碌,孩子放學放假也要上安親班,難有時間出區戶外走踏,不論在學校補習班或家中,長時間處於坐姿,鮮少運用蹲姿,導致孩童足弓發展緩慢,甚至一蹲往後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許雅婷提醒,應多增加戶外活動,使孩童足底肌肉加強刺激,仍有機會可改善。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許雅婷指出,不少孩童在1歲半前學步,當孩子剛學會走路時,有時候因為加快速度跑步,身體仍在學習調控姿勢,這時會出現踮腳尖動作,屬於正常現象。
若2-3歲孩童超過半年以上都用踮腳走路屬於異常現象,亦可能造成小腿後側肌群過度用力,連帶造成跟腱(阿基里斯腱)緊繃,長期下來因平時活動量不足而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導致表淺層肌肉「代償」代替出力,更無法進行腳跟著地的蹲姿或跑步容易跌倒。
許雅婷說,現代人因生活習慣改變,許多孩子運動量不足,過去曾治療一名幼稚園中班的個案,該名小男童身材正常會跑會跳,卻無法蹲下,且有內八走路情況,經物理治療診斷後,發現為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大腿內收肌群、小腿後肌過度緊繃及腹部、臀部肌力不足,導致無法順利蹲下,因此透過核心肌群訓練,加強核心肌群、臀中肌、伸展及動態性的蹲走蹲站訓練,約莫2至3個月可改善,至今該男童已可正常蹲站。
許雅婷指出,很多家庭住在都市大樓,若家長平時沒有帶孩子出門,孩子較少時間進行戶外運動,在2歲至7歲間無法提供足夠足底肌肉刺激,恐導致足弓發展緩慢,也可能引響蹲姿。
許雅婷建議,家長平時可透過簡單蹲站練習,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開不要內夾,並緩慢蹲下,多次訓練後亦可改善,並強化下肢肌群。若是孩子練習後仍未改善,可就近到復健科找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接受評估及矯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