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市4歲戴姓男童因遭幼稚園教師反映,上課期間無法專心聽課,且有擅自離座等行為,家長憂心孩子是過動兒,趕緊將他帶往醫院尋求專業醫療,經評估確有過動傾向,過動原因卻是「3C保母」所致。
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不少家長照顧孩子時會使用3C產品防止孩子吵鬧,尤其在外聚會,只要將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給小孩玩遊戲或播影片,大多能立即獲得寧靜,3C產品便給人優秀保母印象,也因此忽略其背後所潛藏的數位傷害。
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何政峰說,診療時發現戴童父母平時因忙於工作,又有2歲妹妹需照顧,因此常讓戴童自行看電視或玩平板,慣性交由3C保母照料,而因活動量不足,又不斷接受聲光刺激,長期下來造成其出現過動傾向。
而經評估後發現,戴童不僅無法久坐、專注力持續度不足,甚至有衝動行為,連帶影響他上課表現和學習狀況,但這並非無法改善,因此藉由團體的動態感統活動,同時搭配有趣的認知教具,來滿足孩子的動態需求,也提升專注力。
何政峰提到,人類2歲前的大腦發展迅速,會先大量隨機製造出神經元連結,再依照其真實的感官經驗,自動修剪、消除用不到的連結,只保留需要用的;該階段幼童若接觸數位媒體的時間愈長,從事其他活動時間相對減少,就會影響腦部發展。
「動得夠,才靜得下。」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2歲之前不該讓孩子看電視或影片,每天至少有1小時且強度夠的運動量;臨床上,職能治療師設計彈跳、攀爬、翻滾、衝刺、搖動等豐富的動態刺激,透過一連串動態活動提升其活動量。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說,人手一機的浪潮無法避免,陪孩子面對網路是長期抗戰,但父母仍得捨棄以手機安撫的模式,教孩子培養使用網路的正確價值觀,制定合宜的使用時間,才不會使症狀加劇,以免造成學習落後,人際互動不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