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文化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時報文化
【文、圖/摘自《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小兒科醫師‧新手爸爸 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黃瑽寧 著/時報出版】
不管是對付流感病毒、腸病毒,還是各式各樣的細菌感染,有一個方法是絕對不可少,那就是「勤洗手」。
台灣洗手教育很成功,因為幾乎所有小朋友對洗手的五個步驟都可以朗朗上口,那就是「濕、搓、沖、捧、擦」:
1.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
2.搓: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最少二十秒。
3.沖: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4.捧: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實際上已汙染了水龍頭,故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或者用擦手紙包著水龍頭關閉水龍頭,讓手不要碰觸到水龍頭。
5.擦: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
在這五個步驟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搓」。「搓」這個動作,不只是把看得見的髒污搓掉,也同時把看不見的細菌病毒搓掉,完成清潔雙手的最終目的。而且對付某些病毒(比如說流感病毒),單純用乾洗手(七五%酒精洗手)就可以殺死,至於乾洗手就只有一個步驟:「搓」。
然而,我們在搓手的時候,如果不加以提醒,一定會有很多死角沒有搓到,比如說大拇指,指甲縫等等。因此,我根據WHO的六個搓手動作,發明了一招「洗手拳」。拳法分上下左右,分別是:
上:一柱擎天
下:欲蓋彌彰
左:打躬作揖
右:力拔山河
「一柱擎天」的時候,雙手合十,搓揉兩個部位:掌心與指縫。掌心相互摩擦,然後手指彼此交錯,摩擦指間的縫隙。
「欲蓋彌彰」的時候,右手的手心摩擦左手的手背,然後換手作同樣動作。
「打躬作揖」的時候,左手抱拳,右手掌心摩擦左手指的指背,然後記得左手指甲在掌心上摳十下,完成指尖的清潔,然後換手作同樣動作。
「力拔山河」的時候,右手比出「一級棒」的大拇哥,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像騎機車催油門般的快速轉動,然後換手作同樣動作。
當您腦袋裡默默複述這四個口訣之後,洗手的「搓」這個步驟也就非常完美了!
最後對於正確的洗手還有一些提醒:
1.去除手部首飾。如果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難以完全洗淨。
2.使用肥皂,效果比單獨用水洗要好得多。
3.最好使用擦手紙,而不要使用毛巾,因為毛巾容易潛藏病菌,將洗淨的雙手又沾染病菌。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可用來關閉水龍頭或開門,避免剛洗淨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而沾染細菌或病毒。
4.指甲最好不要留長,以免藏汙納垢。
※延伸閱讀》
‧輕鬆當爸媽/正確的洗手法 洗手拳一柱擎天
‧輕鬆當爸媽/不尿床 10妙法
‧輕鬆當爸媽/大人打疫苗 小孩不受百日咳侵襲
‧輕鬆當爸媽/預防嬰兒受傷 居家防護要領不可不知
‧輕鬆當爸媽/仰睡、趴睡 那個降低寶寶猝死機率?
‧輕鬆當爸媽/增強兒童免疫力 教你省錢7大妙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