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孩子好像發燒了,應量額溫、耳溫、口溫、腋溫還是肛溫呢?
A:一般來說,額溫、口溫、腋溫較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而偏低;肛溫則是身體內部的溫度,耳溫槍對準耳膜測溫,測得的溫度也接近體內中心溫度,這兩者可優先選擇。須注意的是,測量耳溫時,耳垢太多會影響準確度,六個月以下嬰兒由於耳道短小、難測量,建議可在孩子平躺時,將溫度計壓在他的背部,測量背溫。
發燒是人體設計出來抵抗感染的免疫機制,藉著提高體內溫度,讓細菌病毒繁殖力降低,並增加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來抗病,因此,微微的發燒並不需要積極退燒。
但是,發燒過度可能使人吃不下、睡不好,特別是慢性貧血、慢性肺病、心臟病、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孕婦或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等人,發燒可能對原來得疾病影響更大,這些人則需要積極退燒。
不過,發燒的原因可源於各種不同病毒、細菌感染,也可能只是泡熱水、穿太多衣服、中暑造成體溫上升,要根本性地治療,還須對症下藥。若民眾無法自行判斷,建議還是將孩子帶去給醫師評估,較為保險。
值得一提的是,退燒藥的效果通常只能維持幾個小時、舒緩症狀,若疾病病程還沒結束,退燒後又燒起來的情況是正常的,可稍稍等待;躺冰枕、用冷水毛巾擦拭額頭與脖子,雖沒有治療效果,但可輔助舒緩症狀。
不過,若出現重症的危險病徵,就得馬上就醫,常見病徵包括精神萎靡、全身無力、久燒不退、意識不清、痙攣或肢體麻痺、持續頭痛與嘔吐、咳痰有血絲、呼吸困難、心跳太慢或不規則、皮膚出現紫斑、嘴唇或指頭發黑等。
諮詢專家/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