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三個月大嬰兒因昏迷被轉送至台大醫院加護病房,並無明顯外傷,但檢查卻發現,腦部、視網膜嚴重出血,確診為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醫師研判這類病兒背後不乏是蓄意造成,已建請衛福部正名為「虐待性頭部傷害」。
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表示,目前設有「一一三」全國婦幼保護專線,透過衛福部與教育單位宣導,鄰里與社工也會關心受虐兒童,專家建議有助兒童身心健康的方式基本上支持贊成,但更名與實際受虐兒童保護的關聯性仍待釐清。
衛福部統計,國內每年超過三萬多名兒童或青少年因疑似不當對待被通報,平均每十五分鐘有一人被通報,每月有約五十名兒少需被緊急安置,光是台大醫院每年就收治數十名疑似受虐個案。
台大醫院小兒胸腔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表示,兒少受虐個案以俗稱「嬰兒搖晃症候群」最常見,以前常認為是父母或照顧者的疏失;但研究發現,光是搖晃幼兒頭部,還不致於腦出血,過程中頭部應撞擊至硬物,屬蓄意傷害。
呂立說,歐美日本各國已將嬰兒搖晃症候群改名為「虐待性頭部傷害」,一經確診,即需通報社工及警政單位,盼衛福部正名後能減少不幸事件發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