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孕婦喝酒,小心「胎兒酒精症候群」,影響孩子日後腦部反應。國際上一項統計顯示,每十三名孕婦,就有一位承認自己在懷孕期間飲酒。很多人認為只要孕婦不酗酒即可,但學者指出,多少酒精才符合適量標準,並無定論,孕婦不攝取酒精比較安全。
洛杉磯兒童醫院醫師帕洛帝·卡特蘭博士團隊對照三十一名「胎兒酒精症候群」患童與三十名正常孩童的腦部功能磁振造影圖像,發現患童的腦部反應與發展較差,恐影響學習力。
很多婦女或許知道懷孕時不該攝取酒精,但美國疾管中心統計發現,每十三名孕婦就有一位承認喝酒。
對成年人,長期飲酒過量,則易引發失智。有些含酒精飲料酒味淡,容易讓人忘記自己在攝取酒精,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嗜飲者,腦中的海馬迴體積往往變小,尤其是愛喝葡萄酒者;因此嗜酒者得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此外愛喝烈酒者,血中半胱胺酸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腦中風及失智症的機率。長期豪飲也可引發酒精性神經炎或酒精性神經肌肉炎,全身無力。豪飲也會引發胃出血。很多看似不像酒的飲料其實含有酒精成分,但有些民眾卻忽略了,例如有些含酒量不低,甚至比啤酒的酒精含量還高,使很多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喝酒習慣而不自知,一直到醫師發現肝硬化或神經病變,才知道已染上了不易戒斷的酒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