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剛滿月的林小弟,臉上總是紅通通,也出現很多紅疹,還有厚厚的黃色痂皮。媽媽尋求偏方,用甜菜水、茶葉水幫他洗臉,還親手做母乳皂,沒想到寶貝的臉卻越洗越紅。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為脂漏性皮膚炎,要求停止使用偏方與母乳皂,治療後一周內恢復寶貝白嫩的肌膚。
「皮膚病寶寶不要再洗母乳皂了」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說,網路上流傳母乳皂溫和不刺激,對有皮膚病的寶貝有神奇療效,還說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洗母乳皂可以不藥而癒,但這是不正確的。
徐嘉琪表示,問題不在「母乳」而是「皂」。寶寶剛出生,皮膚非常薄,僅成人的三分之一,各項機能、角質都還未發展完整,很容易受到外物刺激受傷。皮膚表層的酸鹼值為PH4至5,可形成有效的保護膜,抵擋微生物侵犯,但若大量使用「皂類」清潔劑,酸鹼值會變成9至11,不僅會改變皮膚的酸鹼調節,甚至會傷害寶寶肌膚,讓原本有皮膚炎的寶寶,要花更長時間修復,小臉越洗越紅,皮膚越來越粗。
她強調,即使是強調天然成分的母乳皂、手工皂也有類似問題,因為其中使用較強的介面活性劑,對皮膚刺激高,不適合給剛出生的寶寶使用。母乳皂成分雖溫和,但建議給兩歲以上皮膚健康的小孩或是大人使用。
醫師表示,新生兒若有脂漏性皮膚炎,頭皮、臉上會有黃黃厚厚的痂皮,這些等寶寶四個月大後其實就會逐漸痊癒。但異位性皮膚炎就比較棘手,要寶寶四、五個月大之後才逐漸出現症狀,需長期使用藥膏治療,平時要使用無香精、弱酸性的清潔劑,並加強皮膚保濕,再輔以外用藥膏和口服藥物治療,家長千萬別使用偏方。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