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0.jpg)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產後憂鬱常併發不眠等問題,造成身心不適。中醫師蘇三稜指出,此時可使用枳實、芍藥等藥材搭配方劑治療。
產後身心症狀不外乎焦慮、沮喪、情緒失控、失眠,食欲不振、胃痛、腹瀉、頭痛等,中醫師蘇三稜表示,如果難以入眠,伴隨哭笑無常不能自主,胡言亂語的情況時,中醫認為屬臟躁,臨床上多以甘麥大棗湯治療。
此時按壓或針灸神門、內關及太沖穴有助緩解產後情緒不佳的情形,緩解身心不適。醫師指出,婦女產後焦燥或憂鬱症狀程度輕重不同,中藥治療方面,酸棗仁湯、歸脾湯、溫膽湯等方劑也常見使用。例如心悸健忘、多夢易醒、疲倦乏力、便溏、面色蒼白,常以歸脾湯為主;容易感到驚嚇,虛煩不得眠,痰多胸悶、心悸膽怯需要化痰清熱,多用溫膽湯。個別患者的具體用藥選擇仍須先諮詢醫師。
研究發現,婦女產前有躁鬱或母親、姐妹也有產後憂鬱症時,該婦女亦有較高的發病風險,患者發生躁症時,情緒會極為外放,極為高興熱心;但爾後也可能出現提不起勁的憂鬱症狀。躁症發作時有些人可以幾天不想睡覺,憂鬱時卻躺在床上不想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