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大的醬醬看來頭好壯壯,身體結實,但她是早產寶寶,出生時僅1120公克,還沒有兩杯手搖飲來得重,必須靠呼吸器維生,合併吞嚥功能障礙,且一度感染黴菌,所幸在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下,才逐漸恢復健康。
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醫師表示,台灣一年約1200多名新生兒屬於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公克,因為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呼吸道及腸胃功能無法完善運作,相當脆弱,難以照顧,常讓家長手足無措。
許瓊心說,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外面,常有媽媽哭著說「別人40多歲懷孕生產都沒問題,怎麼我的寶寶是早產兒,體重還那麼輕」,臨床顯示,高齡(超過35歲)產婦生下早產兒的風險,是一般孕婦的兩倍。
許瓊心指出,高齡產婦容易出現感染問題,以及妊娠毒血、妊娠高血壓,影響胎盤功能,讓胎兒體重不如預期。例如,已經懷孕31周,但胎兒體重卻只有八、九百公克。
「胎兒體重與孕婦血壓息息相關。」許瓊心提醒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務必天天測量血壓,如果血壓偏高,就應主動告知醫師,在醫師評估下接受治療。此外,孕婦如果出現胎動異常等早產跡象,例如,不正常子宮收縮或分泌物,就應立即就醫,即使在深夜也應至醫學中心急診,尋求協助,減少胎死腹中的悲劇。
為了讓早產兒爸媽正確照護寶寶,國健署、早產兒基金會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書。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醫師指出,手冊共有14個章節,除了一般照護,還包括早產兒特殊的預防接種、生長發育追蹤等重點。
彭純芝說,早產兒家長可參考這本照顧手冊,依內容來照顧寶寶,特別是極低體重的早產兒必須配合專業團隊進行早產兒成長追蹤評估,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就能讓小腳丫們健康長大,雖在人生起跑點小輸一點,仍可追上足月生的小朋友成長步伐。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基金會發起「五都串聯守護早產兒」活動,傍晚起,台北信義商圈、新竹迎曦東門城、台中柳川水岸、台南赤崁樓等地亮起紫色的美麗燈海,為早產兒祈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