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一名懷孕媽媽在懷孕26周產檢時,透過超音波發現胎兒腹部鼓漲,「腹水」越來越多,被兩三位醫師宣判「小孩生出來也不會活」,要求媽媽做人工流產。但家人不願放棄,最後醫師透過基因晶片檢測,證實胎兒一切正常,再穿過媽媽肚皮至胎兒體內抽腹水,在媽媽懷孕33周時,剖腹產下健康男嬰。
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陳明表示,通常母體懷孕時受到感染、胎兒淋巴系統有問題,或有遺傳病、基因異常時,會產生腹水,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若胎兒腹水不清除,壓迫寶寶心臟、肺臟,影響正常發育,即使成功出生,寶寶容易呼吸困難甚至缺氧死亡。
醫師利用羊膜穿刺的方式,穿過母親肚皮,直接從胎兒身上抽出腹水檢驗。經過基因晶片檢測,證實寶寶一切正常,因此持續在懷孕過程中抽取腹水,減輕寶寶壓力。每次至少可抽出500cc腹水,當時胎兒僅1000公克左右,腹水就占了體重一半,「比一杯珍珠奶茶還多」。
陳明表示,國內的基因檢測技術已逐漸成熟,目前晶片可檢測6萬個位點,篩檢超過300種以上的遺傳疾病,最常運用在檢測海洋性貧血、染色體異常、唐氏症、肌肉萎縮症等遺傳病症,讓有家族病史的夫婦,產下健康寶寶。
醫師說,當胎兒產生出現大量腹水時,最擔心的是寶寶患有罕見疾病智力障礙,但也並非有胎兒腹水者皆不正常。依臨床70多個個案分析,腹水寶寶有一半正常,其中三分之一可健康出生。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因此醫師建議家長,即使胎兒超音波看起來有異常,先別急著墮胎,不妨進一步檢測,給自己也給寶寶一個機會。
【2010/04/19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