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憂心家長拎著孩子,請治療師評估孩子步態與姿勢,大家一致認同,正確姿勢幫助身體動作且避免傷害,而錯誤姿勢與動作,取決於第一次的學習經驗。
是否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螃蟹車)?使用學步車的最大理由,就是照顧孩子方便,大人可以空出雙手做其他事情,但學步車不利孩子動作與骨骼發展。
當我們還是胎兒時,在母親子宮裡有羊水支持,身體處於漂浮狀態,關節未承受到任何地心引力。呱呱墜地後,開啟了對抗地心引力的動作模式,不再漂浮,開始在這個地球上頂天立地。
人類從漂浮到直立,需要關節間的連結,想像下肢肢段像疊疊樂積木,下肢排列維持在中軸,支撐力最為穩固,維持姿勢也最為省力。
身體學習與地心引力相處的過程中,愈自然愈好,讓孩子學習站立,最自然環境就是不給予任何協助,只要注意居家環境安全,防止摔倒時遭遇過多撞擊力,家中可鋪設軟墊增加安全性。
小孩開始爬行後,依眼睛所感興趣的東西做水平移動探索,此時為2D探索。當他們發現高處的東西有趣,或想要與他們開始3D互動時,小朋友開始一連串將身體重心轉移到腳底的過程,有的從小狗爬姿勢轉移到蹲姿,用雙手雙腳將自己撐站起來,有的從跪姿扶著較高處家具站起來。
小朋友能在不需協助的情況下學習站立,是上天造人的動作藝術。剛學習站立時,肌肉仍在學習對抗重量,孩子會尋找最省力且最有效的方式站起來,每一次站立,都強化身體記憶。
使用學步車,可能剝奪人類學習最原始動作學習的機會。學步車裡,臀部有座椅帶支撐,支撐身體重量的不只有腳底,還多了臀部。
在學步車裡,並非完全直立行走與站立,而是半坐半站,如此對抗地心引力,並不合適。孩子擁有柔軟的身體,在學步車裡記憶了錯誤的身體訊息,臀部被迫向後,腿在學步車裡的推動,只是將臀部更向後推,從側面觀之,髖關節形成一個ㄑ型。
因此,當小孩離開學步車後,由於臀部重量在後面,往往一屁股地往後坐倒在地,如此ㄑ型姿勢,也為未來的不良姿勢,如駝背,埋下伏筆。再者,學步車裡支撐臀部的座椅帶將兩腿過分分開,孩子記憶了開腿支撐身體重量,這並非最省力的支撐方式,也有礙髖關節發展。
學步車看似讓家長節省時間和精力,但與其後來花時間矯正不良姿勢,不如給予天然環境,讓他們第一次學習站立與走路時,就是最正確的方式,反覆練習,植在腦海,給予孩子良好基礎,在各種活動上注意健康與安全,也增加父母與子女的感情。
【2014/11/06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