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文化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野人文化
【摘自《教出好兒子:男孩教養經典代表作,暢銷全球150萬本》/史提夫.畢度夫 著/野人出版提供】
心理學家經由觀察之後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早在我們真的組成一個美滿家庭之前,內心就擁有對於美滿家庭的想像了。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們就已經將他們的人生都規畫妥當,希望他們有一份不錯的職業,結婚,兒孫成群。
我們一組成家庭,就會不自覺地要讓一切符合內心原有的想像。因此,一旦發現家裡那個青少年是同性戀時,便覺得心裡美好的希望都被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害怕的未來。
對於這件事,覺得難過、表達關切都是很自然的反應,不過有一部分的擔憂其實來自於對同性戀的成見。即使同志遊行不停地為同性戀者爭取尊嚴與權利,卻無法改變生活在郊區的父母親對於同性戀的既定印象。此外,這些遊行活動幾乎沒有實際描繪出同性戀者的整體生活狀態。
基本上,和任何父母擔心的事情都一樣,同性戀兒子的父母也希望兒子擁有快樂的生活,希望他以負責和自我尊重的態度面對性生活,希望他不會逃進那些你無法碰觸及了解的世界裡。
同性戀的青少年需要我們的支持。他們身陷危險之中,不論這些危險來自於世人的排斥或是一個生活嚴苛的世界。我們相信,許多自殺事件實際上是因為年輕人發現自己是同性戀。
同性戀的孩子需要願意聆聽並理解的父母,使他們免於騷擾和迫害。如果在你的親友間、運動夥伴或是朋友圈裡有幸福的男女同性伴侶,對於其他人都有莫大的助益。
當男孩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時,如果一直想著「為什麼?」或是「我們到底哪裡做錯了?」,對他們而言並非好事。
一些研究顯示,有些嬰兒從出生時就帶著特殊的荷爾蒙,而這個早在子宮裡就形成的設定也許決定了大腦是同性戀、雙性戀或是異性戀。(十個年輕人之中,至少有一個是同性戀或是雙性戀。)
性取向有時和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也有關係,某些同性戀男人由於父親表現得疏離嚴厲,因此會從同性伴侶身上尋求父親的關愛。但是這並非決定性取向的唯一因素,試圖說服年輕人不要當男同志只會讓他覺得更受排擠、更為沮喪。
就像非同性戀者的生活一樣,同性戀者的生活也有黑暗的一面,成因通常是受到排擠而覺得孤獨。
務必對兒子表達關愛與支持,確保他不致掉入自我厭惡和絕望的情緒裡,讓他更有自尊,對於安全的性行為更加謹慎。世界上有許多快樂成功的男同志和女同志,唯有越來越多同性戀成年人願意出櫃,同性戀青少年的生活才能獲得改善。如果有一天,學校願意僱用同性戀的教職員,孩子就會發現男女同志也是正常、體貼、快樂的人。
如果你的兒子是同性戀,請先將自己的感受放在一邊,努力學習相關的知識。由傑克‧湯普生(Jack Thompson)和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主演的《他不怪,他是我兒子》(The Sum of Us),內容描述一個父親發現兒子是同志時在態度上的轉變,這是一部很棒的澳洲電影,對於家有同性戀兒子的父母有非常正面的助益。
另外一部影響深遠的英國電影《神父》(Priest),片中可以看到同性戀者生活中的衝突,對於他們所面臨的危機和可能性有一番很好的描寫。
有一個同性戀兒子,最困難的部分可能在於父母親逐漸對兒子產生的疏離感──原本覺得自己和其他父母一樣,但是突然之間什麼都不想嘗試了。不妨和其他家有同性戀兒女的父母談一談,一些同志團體也能提供協助。讓同性戀的兒子帶你進入一個世界吧,你將在那裡遇到許多有趣而美好的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