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蔡易晉/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日前媒體報導,一位阿嬤擔心不滿一歲的孫子長不高,在孫子6個月大後,便開始熬煮大骨湯給孫子當補品,還在三餐中添加含維生素D3的綜合鈣粉。但阿嬤萬萬沒想到,她這個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作法,卻使孫子血中的維生素D3過量,引發腎臟結石。
一般人都知道,成長發育中的孩子要多補充鈣,有助於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但單純補充鈣,吸收率有限,故多會輔以維生素D3提高吸收。
但是要提醒家長,維生素不是越多越好,尤其要注意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量,脂溶性維生素D不易排出體外,攝食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魚肝油、高脂魚肉、海洋動物的肝臟、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經由太陽照射,也能補充維生素D。研究顯示,長期過量食用維生素D,一旦中毒,堆積體內將引發頭痛、嘔吐等中樞神經症狀,並出現高血鈣症,造成鈣化沉積現象,嚴重將造成結石。
一般兒童腎結石多因長期腎臟鈣化沉積,造成腎臟鈣化之危險因素包含:出生低體重早產兒、長期服用類固醇與利尿劑藥物、維生素D中毒、副甲狀腺功能過高等高尿鈣症疾病,和前一陣發生的三聚氰胺之毒奶粉事件等。根據臨床經驗,大部份腎臟鈣化可隨時間,人體自行吸收,但高尿鈣患者需長期追蹤,預防產生尿路結石等併發症。
最後提醒家長,現行市售較大嬰兒成長奶粉皆已含維生素D3,維生素D屬脂溶性維生素會堆積在體內,一般幼兒建議每日攝取量為200IU,呼籲家中有小於一歲以下嬰兒的家長,在選擇鈣粉等營養補充品時,應該向兒科專科醫師尋求諮詢,切勿自行購買餵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