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黃嵐楓/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但隨著寶寶成長需要,只靠母乳是不夠的,六個月以上的寶寶除嬰兒配方食品外,還應漸進地補充副食品。
補充副食品時機不宜過早,國外研究顯示,寶寶過早食用副食品與引發兒童哮喘、增加體重及體脂肪含量均有關,並可能引起日後肥胖及冠心病。衛生署亦建議補充副食品最佳時機應由6個月大開始,過早使用副食品不但使寶寶不易進食、消化及排泄;也可能因此攝取較少的母乳,導致缺乏營養素;或增加寶寶腹瀉、感染、過敏、濕疹、氣喘的機率。
補充副食品原則如下:
1.強調新鮮、簡單與原味。
2.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約半小匙開始試吃,濃度也應由稀漸濃。
3.每吃新食物時,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餵食3至5天後沒有不良反應,如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才可換另一種新食物。
4.避免選擇下列的食物:油膩或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添加不必要的食鹽、蜂蜜或糖等食物。
5.副食品添加順序,由穀類→水果→蔬菜→豆類→肉類→蛋類。
6.依寶寶本身的需求決定副食品的添加,勿過於心急。
7.除食材的新鮮外,製作之器具及寶寶的餐具也應注意洗淨消毒,雙手衛生更是不容忽視。
【2009/10/30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