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文化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時報文化
【聯合新聞網/文、圖/摘自《命根子終極解密》/許耕榕 著/時報出版】
一九八五年我達到可以為小老鼠自體睪丸移植的境界,接著手術的對象變為人類,立刻有海闊天空的感受,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如果我們以肉眼直接觀察跳蚤恐怕難以區分口部與眼睛,如果改放大二十五倍來觀察全身,再改回五倍,甚至不放大,恐怕連跳蚤的腳毛都依稀可見。
這種挑戰性那麼高的手術,日前已經有謝政興醫師可以薪火相傳,希望不久將來有更多人能成功,才有機會讓更多病人受益。以眼科白內障手術為例,一九八○年代臺灣能開好這類手術的眼科醫師屈指可數,如今能者滿街跑,應歸功於顯微鏡的放大與手術器械的改良。
但與眼科不同的是,兩眼「固定」在「頭殼」中,顯微鏡容易聚焦,可是我們的施術的器官是陰莖,我還沒碰過是「固定」的,所以施行此術就像是「打飛靶」而非「固定靶」,眼力變成第一重要。
我們已出版英文的訓練專書,訓練的階段由新鮮樹葉、手術用手套的顯微縫合(10-0 Ethicon)開始;接著進入小老鼠訓練,其中以其睪丸自體移植最困難。老鼠睪丸體積甚小、解剖複雜,是練習顯微手術技巧的好教材,更是磨練外科醫師耐心與功力的寶物。這些功夫是人體手術時只容許撥開「血管周圍組織」,而不刺破靜脈的先決能力。靜脈手術時,術者最好使用肉眼施術,但要能想像到四十倍的景象。
我再度強調:希望任何有興趣、潛力、恆心達成此類手術的年輕輩醫師們,前來觀察、參與。我們期待被檢驗,受術者最好是觀察者的病人,唯有如此,才能共同見證令人振奮而與歐美大相逕庭的手術效果,因為術後完全恢復勃起功能可能長達一年,我們期待「血管手術我執行,術後追察專家評」,絕不像文獻所描述的血管功能重建術「短期效果好,兩年內必倒」。
腓骨骨折的病人被手術接合後,能走路但不良於行,一年內即使有勇氣參加賽跑也難以獲得好成績,這是醫師與患者都能接受的共識,何以陰莖靜脈截除術會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論調?祈禱上帝的帶領,更多學界專家「共襄盛舉」,加入造福男人命根子的行列,讓更多患者受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