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盛行時代,總有不少單身男女在午夜時分萌生情愫,想在匿名世界中尋歡求愛,來一場「網路電愛」,沒有負擔地和陌生人談一場「素食戀愛」。但心理師提醒,渴望被愛的確是人的本能需求,但從網路上得到一時快感,卻並非真正經驗,恐怕到最後仍是自己想像的錯覺。
匿名的背後 多是個人情感投射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臨床心理師胡佳妗指出,在網路匿名聊天室中,面對的是一個曖昧模糊的刺激情境,且不確定對方長相、身分和經歷的狀態,直接將內在自我的想像和期望投射於對方。
胡佳妗表示,會有這類的需求產生,大多源自於早期經驗的匱乏或空虛,可能是一種人際間互動的親近感、可能是一種被喜愛與討好的愉悅感,又或者只是單純渴望被注意到、被看到的存在感。
但「想像總是美好」,若未曾發現與瞭解自己有這些需求,而是本能地為了填補心中空缺的那一塊,可能不由自主、未覺察,下意識的去接近在表面上滿足我們需求的人事物,且大腦會解讀為這是真實經歷到的經驗,但事實上,很可能只是自己想像投射所造成的錯覺。
線上激情 現實仍是枯竭人生
美國心理學家Maslow所提出的需求理論當中,最基礎是生理需求,再來是安全需求,接著是愛與隸屬,進階到自尊,然後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等層次,由此可見對愛的需要與渴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需求。
而「性快感」所牽涉的需求層次廣度,對照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可能是生物層次的生理需求滿足,也可能是被愛的需求填補,亦有機會是一種自尊成就的表現。
若在現實生活中需求未獲滿足,轉而向虛擬的世界尋求慰藉,確實是一種獲取滿足的管道。但這種「匿名性」的關係組成,情感穩定度總在下線後化為泡影,線上的激情終究只是曇花一現。回到現實,仍舊是心靈乾涸與情感枯竭的人生。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Sternberg所提出的愛情三元素論,清楚的闡述了一份完整圓滿真正的愛須包含: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匿名的戀愛可能有短刻間的親密,壯烈火熱的激情,卻沒有支撐讓關係穩定發展的承諾。一段夠好的關係,雙方在感情中是能相互滋養與成長,而非僅有短暫的停留與滿足。
匿名戀愛 難建立真實親密關係
再者,匿名世界戀愛的模式,雙方並不瞭解彼此的個性、價值觀、成長背景與人格特質,你只看得到對方願意揭露的部份,相當容易落入月暈效應(Halo Effect)中,進行有所偏頗的印象推論,錯將部份特質推論為整體樣貌,於是你「暈」到不行,但這些都只是自己主觀意識的臆測推論,事實上你可能幾乎完全不了解對方究竟是怎麼樣的人,那麼也就更難進一步建立以互信為基礎的真實親密關係。
胡佳妗表示,想要談一場會幸福的戀愛,第一步請好好瞭解自己,發覺自己內在的需求、認識自己最真正的樣貌,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才會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幻想的天堂裡無法找到真實的擁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